本文字数1万4 预计需要 20分钟阅读
这篇日记大概是在2019年左右写的了,当时修了一门Beat Generation(垮掉的一代)的文化课,但无奈实在对课程不感兴趣,只是为了凑学分-_-||,于是每次上课的时候,就写一点点微缩笔记。写完后觉得笔记太过主观,可能对其他人了解微缩起不到什么作用,所以一直都没有发..本来都要忘记这篇日记了,前几天整理电脑的时候,偶然又看到了这个标题,所以就修改了一下~
这篇日记目的是分享我在学习微缩过程中思考的一些东西,帮助对微缩感兴趣的朋友更好的自学,你也可以把这篇日记当做普通的如厕读物,或者是微缩制作的小科普。
其实如果买书的话,目前市面上的微缩书籍,都没有设计思路这个内容。所以这篇日记的重点就是讲解如何简化模型,并用自己城市能够购买到的原材料或者是家里就能找到的原材料去替换部件。如果你要自学的话,书中的材料其实不一定能买到。但如果你知道了微缩的制作原理,那么无论手边有什么材料,你都可以根据现有的网络免费教程,制作出自己想象中的世界。
温馨提示:
为了省字儿,有些句子俺会省略主语。但这篇日记,全部都是个人观点(引用会给出来源),是俺对微缩的一种理解方式,并不代表其他人也是这样想,也不代表工厂的商业流程。全文皆主观想法,无意去说服别人,俺只是提供一个制作微缩时的思考方向。
什么是微缩?
当你听到diorama这个词儿的时候,第一个在你印象中回想到的是什么呢?
也许是手工课上老师让用鞋盒子做的小场景?

也许是动画里借东西的小人儿?

也许是博物馆栩栩如生史前动物的生活环境复刻模型?
又或是你在售房中心看到的关于即将建成的房屋模型?
以及小时候用麻将搭建的简易家具?
Diorama 这个词来自于1823年的法国,中文有人翻译为西洋镜 或 立体透视模型。词源来自于希腊语,意思是 to see through,用来表示那些为了呈现实际生活而制作出来的与原物等大或者等比例缩小的型复制品。
如果Diorama做得尺寸比较小,我们会称它为Miniature(微缩),你一定在生活中见过这些微缩模型。各种小的拟物冰箱贴,娃娃屋,都是微缩。而如果Diorama做成了1:1等大的,这种Diorama很多都是教育目的,比如博物馆里对某一历史事件的复刻,对某个文化生活场景的复刻,或者是对某种自然环境的复刻,展示城市景观等等。
人们对Diorama总是十分着迷,Arpad Kovacs(Getty Museum 的策展人)曾经对此做过如下的解释:
I think dioramas continue to fascinate museum visitors because they are at once familiar and strange. They present opportunities for close examination of specific natural scenes, making them excellent educational tools. However, the arrangement of the taxidermied figures, the meticulously painted backgrounds, and the careful lighting also reinforce a feeling of spectacle. These components make dioramas engaging and entertaining.
我认为立体透视模型持续的吸引着博物馆的参观者,是因为人们对这些东西既熟悉又陌生。立体透视模型提供了让人观察特定自然场景的机会,使它们成为了优秀的教育工具。然而,立体透视模型中人物的安排、精心绘制的背景和精心设置的照明也加强了一种壮观的感觉。这些都让diorama具有吸引力和娱乐性。
我之前有看过一部电影《Forever,Chinatown》,是一位场景设计师,退休后用了四年的时间,通过制作旧金山唐人街的diorama来重建他逐渐消逝的记忆(虽然在观看这部电影时,我对他制作的微缩并不是特别感兴趣…)
我觉得微缩对我的吸引力也在于此,我可以通过微缩重构回忆,我也可以利用微缩创造幻想。小小的微缩场景,竟然能够抓住和放大内心深处的回忆与欲望,真的是很了不起捏 (*^▽^*)
关于效率的思考🤔
我不打算在一开始介绍工具(虽然涉及到买新工具总是会令人高兴),你如果想要看工具,可以用右边的目录进行跳转,工具在第四部分(如果你是用手机观看的话,就只能使劲往后划拉)。
作为懒人艺术家协会资深成员,我不愿意做无效的工作,所以在我动手做一个东西之前,我会先去了解一下目前比较常见的制作流程。
因为很多所谓的制作流程,是大家总结出来的,最省力最有效率的制作顺序,包括专门设计的工具也是。一些工具,你当然可以找到替代品,但很多时候替代品质量不稳定,容易与某些材料发生反应,不利于长时间握在手里操作,所以才会有这些专门的工具来提高效率和节省体力(更重要的是,也更安全),当然这也需要自己切实去尝试后,才能有所体会。
在了解了基本流程的基础上,我会根据个人目前现有的制作条件来进行升级或者降级改造,并针对自己的情况(比如是只做一次还是要批量生产?比如只做一次的话,就没必要用很精密的工具)去选择适合自己的工具。希望看完本篇教程,大家能对找工具和材料有一丝丝新的体会。
我是那种如果有了稳定的方法,就不会去再改造创新的懒人。所以为了避免懈怠,我会先自己分析一下制作方法,然后再去看别人的做法,如果做法一样,就表明原来我和大众思路一致,如果不一样,就会比较一下,看哪种思路更有效率。
分析自己为啥和别人想的不一样,别人为啥要那样想,下次可能就会想出比别人更好的办法。同时,在仔细研究别人制作流程的过程中,可以发现不同专业背景的人创作思路是不一样的,比如家庭主妇,平时做饭很多,就很喜欢用做饭的思路来设计,建筑背景的,就会用他们学的一些方法来做。雕塑和陶艺背景的,做法又不一样,这些都是非常有意思滴!
关于寻找制作教程的方法,我之前写过一篇日记:
制作教程要怎么找
一 • 提取真实
就我做的一些调查来看,有相当一部分人追求微缩的真实效果,想要模糊微缩小物和现实的边际,但…我们制作的时候,其实也不一样要做的极度真实。如果你上过我的水彩课程,就会了解到,人们的日常审美对风格的选择有很大的影响,写实并不是唯一的审美方式。
对我而言,创作的美妙之处就是对真实进行部分提取。所以我认为,在大家准备制作自己的微缩世界的时候,第一个要考虑的问题就是,自己的微缩想要做到哪种程度?。完全真实和极度简化这两种表现方式,都是非常非常难且耗时的,而夹在中间 比较真实 和 稍微抽象 的效果,是制作最简单,相对来说脑细胞消耗比较低的风格。所以我把微缩制作的风格分为了这四种:
完全真实,比较真实,稍微抽象,和完全抽象

当然这四种划分完全是根据个人感受来进行划分的,并没有一个很确定的标准。判断一个东西到底和真实物体有多大差异,其实也是因人而异。所以请不要把下面的划分当做一个标准,我这样解释,只是提供一个让你去思考真实和抽象差别的角度~最终还是请以自己内心的感受做判断~
①完全真实
指缩小图和实物没有什么显著区别,你拍模型的照片,别人会认为你在拍摄真实存在的建筑或者场景,而不会和微缩模型联系在一起。四位非常出色的艺术家我认为可以代表这种风格:Kiyomi,Joshua Smith ,isako 和 william robertson



Kiyomi的作品↑



另外一位男性艺术家我觉得也可以划分到这个风格里 Yves Helbert,我之前有看过他的一个微缩模型小展,印象特别特别深刻,下面这个作品叫 灵感的崩溃 La Panne d’inspiration


同样,还是Yves Helbert这位艺术家,另外两个作品也是我非常喜欢的。左边这个作品叫逃学L‘ECOLE buissonniere,右边的作品叫理想工作室2 L’atelier ideal 2


完全真实的这种制作方法,最关键就是比例要和真实物体一致,把显示中的物体等比缩小。有按照1/6缩小的,有按照1/8缩小的,还有按照1/12缩小的。当你做一个桌子的时候,桌子腿和桌面的比例,要控制好,要和现实中一致。设计家具的时候也是,一个巴掌大的房间,桌子不可能占1/2,因为现实中没有这样比例的桌子。
其实制作这种非常真实的模型,需要你具有一定的写实功力,这个写实功力不是说你能把东西画得和现实一毛一样,而是你指你有很强的观察能力,能观察到一个物体身上的各种细节。可以回想一下画人像的过程,刚学画画的人,他们画不像,不是因为他们笔拿不稳,线条发抖,而是因为他们没有办法观察到人物面部的各种细节,一个人的眼睛在什么位置,只有精准衡量出来,才可能画得像,鼻子嘴巴哪怕偏了一分一毫,都会让人觉得这个东西不够写实。做写实微缩也是如此,想要模糊和真实的界限,就要去非常仔细观察真实的细节,因此很多艺术家在做这种微缩的时候,会严格按照缩放的比例制作。
一把现实中8cm的指甲刀,按照1/12的尺寸缩放,就是0.6cm,那么你在1/12的小房间里,做一个2cm的指甲刀,就会破坏这种真实感。
在下面的作品中,房屋的尺寸是现实中的1/144,猫则是用了1/12的尺寸来制作的:

这种完全复刻比例的方法,再加上使用和现实一样的颜色上色,就会让微缩模型显得十分逼真。但这种风格做起来也是最繁琐的,因为你要很精确去切割不同的部件,以及很精确去调色,做细节。花费的时间和精力会很多。
以及在这个领域做得最好的艺术家,很多人本身就是建筑师😸
②比较真实
你能一眼看出来这个是模型,尽管在某种程度上可能做得十分逼真了,但你绝对不会把它错认为真实。这个范畴其实非常大了。我感觉处在这个风格的艺术家数量是最多的。包括市面上卖的各种DIY娃娃屋商品,也都是这个范畴内的。
比如以下2位艺术家我觉得是非常典型的比较真实的代表:






我们所熟知的一些微缩产品制作公司也是这种风格,比如说 re-ment



另外一些更艺术的作品也是这种风格,虽然我们知道这种场景在现实中不存在,但是艺术家对特定的材质选择了较为写实的表现:
Peter Gabel的珊瑚作品真的是让人惊艳,但因为他有设置不允许转载,所以请大家去flicker自行观看,实在是美到令人窒息,即使这么多年我也没有见过比这个更精巧,更令人惊叹的作品了: → 美人鱼的家 Mermaid’s Dollhouse
Gosia 俺们加拿大的艺术家(*^▽^*)
不过↓这些dioramas是她很久之前做的了,个人网站没有收录这些作品


③比较抽象
这个范畴也非常大,但我觉得可以按照这个标准归类:我们一眼就能看出来这不是真实存在的东西,而且做得也没有那么真实,但这种微缩依旧保留了让我们能和真实事物联系起来的某种特质。同样处于这个范围的作品其实也有很多,包括一些玩具~
デコレ(Decole) 的猫猫系列,可以说是人见人爱了~ 现实中猫没有这样的,现实中的橘子树也不是一个树干就三个树枝,每个树枝就三片叶子。这就是稍微抽象的一种表达,但整体风格因为很统一,所以依旧会让人觉得可爱(*╹▽╹*)



其实我觉得这类对真实的概括,也是插画范畴内的一种简化~依旧是我们人类真实生活中的一些要素重组。
④完全抽象
完全抽象则是以自己的方式去构建一个世界,别人都看不懂也没关系,只要你自己能理解就可以了,当然,这里采用的语言可以是非描述现实的语言。比如你想要做一个苹果,你不需要把这个苹果做成一个类似现实苹果的样子,你可以就用一个绿色的球,或者是一个绿色的方块,或者是一个黄色的方块来指代苹果。做出来的作品不一定要有实用性,也不一定要有装饰性~(我这里的定义并不是特指抽象艺术作品中的”抽象“,只是针对diorama的种类进行区分)
伦敦的 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曾经办过一个miniature的展,邀请了当地20位现代艺术家以一个木盒为基底,做出他们心中的梦想之家。其中艺术家的作品我觉得就比较偏向抽象。更多图片请看这篇介绍



其实我自己也很少见完全抽象的微缩作品~所以如果你有见到完全抽象的diorama作品,非常欢迎留言介绍给俺!
关于我自己的风格选择
我做得比较多的是 比较真实 这个风格,不是因为我特别喜欢,只是因为我有时候会参加村里的集市,时间有限,比较真实会比较好卖,比如我自己的话,基本上是个猫的产品就想要买,我们村里的人也差不多,比如说有人喜欢蜂鸟,是个蜂鸟的作品也都会想买-_-||,所以我基本都是按需生产(没有说这种选择不好的意思)。下面是我的一些制作过程截图:




比较真实的特点就是,根本不需要做全部细节,只要做出能够触发人对特定材料的感觉就可以了。这个和画画完全一样,只要我们能够激发人的视觉触发器,就会让别人觉得我们画的or制作的东西非常写实,但实际上制作的时候并没有很费力,也没有进行特别细节的刻画,而只是重点刻画了那些视觉触发器的部分,一切都是视觉游戏罢廖(如果你对画画感兴趣,欢迎来我的水彩201,了解绘画中的视觉触发器如何触发~)


但是,琢磨一下完全真实的做法也不是没有好处。很多完全真实的效果,是通过完全缩小现实制作流程来实现的。比如娃娃屋铺地板或者建泥瓦屋,最真实的方法就是木头切片一片一片做成单独的地板片,然后铺地板,然后上蜡。砖瓦房就是用迷你窑烧制小砖块。再比如做微缩饭菜模型,里面的葱花,是先做一个空心的葱,然后给葱上色,然后用小刀像真实做饭中切葱那样,把葱切好。包括我之前做的香菇冰箱贴,切香菇花的办法也是用刀按照真实切香菇的办法那样切割。以及我做面包微缩的时候,也是用到了真实做面包的方法来发粘土,加入苏打粉。
微缩我觉得有一个很容易陷入的误区就是无意义的精益求精。
有些人在做一个东西的时候,既没有自己的想法,也并不享受制作的过程,就如同苦行僧一般想要达到某种人类极限。比如你要在大米粒上做微缩,你要用头发丝做印章,你要在微观复制一棵栩栩如生的大白菜。你费了大量的精力,无数的时间,然后做出来一个没有任何创造性,只是在复制现实的东西。
当然如果享受其中,我觉得追求怎样的极限都还是有意义的, 但如果你自己一点都不享受制作的过程,那就真的没有必要和自己较劲儿了。制作微缩并不是修行,你需要享受其中。
二 • 微缩基本制作流程
制作流程,基本要分以下这么几个步骤:
1)先设计自己要做的东西(概念设定)
2)找参考图和参考资料,把东西拆分(做颜色和细节的设计,每个细节都要找参考,包括三视图)
3)捏出基本形状+部件
4)做纹理和扣细节
5) 上色
6) 零件拼接
7) 做特效(如果需要的话)
8) 安装配件(配件永远都要最后安哦!)
完成。
购买任何一本微缩制作教程书,或者是网上去搜索微缩制作方法,你都能找到3-8这几步,但是设计和找参考这部分,书中也好,网络也好,却很少提及。
三 • 成为一个小小设计师
所以参考资料/分析物体形态这部分内容,我就单独拿出来展开一下~因为这部分就是创作的基础。
首先你需要设置一个主题,比如你想做一个蛋糕屋。这个主题其实有点太大了,如果你是刚刚接触微缩制作,不如我们把这个目标缩小一点。Diorama的制作时间线非常长,初学者刚上手时如果一开始就设定一个巨大的项目,很容易中途就放弃了。所以不如一开始设置一个很小可以实现的目标,来帮助自己熟悉制作的方式和流程?比如一套简单的食品套餐?或者是一个简单的小家具?(左图是Mike Botkin的作品,右图是nunu’s house的鸡蛋教学)像右图这样的简单鸡蛋套餐,初学者大概要做2小时以上。


如果你自己没有任何想法,那么可以在各类微缩书中找到一些你喜欢的小东西,以此为开端,做一些微缩小物。或者是,给你自己购买过的一些小玩偶,设计一个小小的背景或者是它们可以用的东西?
假设我们设定一个早餐的主题。那么接下来你就要去思考,早餐的构成是什么,比如我常吃的早餐有:煎面包片,煎鸡蛋,bagel,巧克力酱,草莓,华夫饼,橙汁等。有了这个大概的概念之后,可以从中挑几样制作。设计里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是关键词重组。早餐里这每一个东西我们都把它看做单独的元素。两两,或者三三或者四四随机组合。这样组合就会有一些新的创意出现,比如bagel+巧克力酱,这个就是最常见的组合,但是bagel+华夫饼,就是一个不那么常见的新组合。可以两个元素组合,也可以多个元素组合。就会出各种奇怪的版本。然后你从里面选一个喜欢的。
如果自己做的东西并不是自己日常所看到的,那也没关系。直接上网搜相关的图片就可以了。
搜索的时候遵循下面的原则:
✦首先要有至少10张参考图片,比如你要做草莓蛋糕,但你现实从来不吃,那你至少要找10张不同设计的草莓蛋糕图片。
✦然后看草莓蛋糕组合的配件都是什么,比如肯定会有草莓,然后可能会有那种奶油挤出来的奶油装饰小豆豆,还有酱汁,蛋糕胚体,可能还会有一些小蓝莓,小装饰物之类的。那么这个时候你就要把每个配件单独的图片搜出来,且每个配件都要有两个不同的角度






有了上面两样参考。就可以进行制作了。对于怎么制作,可以自己瞎捉摸,也可以去搜索相关教程和资源。但基本思路就是,把物体拆分后,每个单独的物体要再进行形状的简化,拿草莓举例:
- 先把草莓身上的纹理全都忽略,也就是要眯着眼睛看草莓,大概形状是一个水滴,水滴不就是一个圆球+一个椎体的组合么,那捏的时候就是先搓一个球,然后把球捏出一个小尖尖就行了
– - 捏出基本形状后,再看草莓身上的纹理,为了看清,找一张高清大图,发现草莓上有很多种子。而且很重要的是,这个种子是陷在草莓里的,就类似于你在地里挖了一个坑,然后把萝卜扔坑里。种子并不是单纯的就浮在草莓表面。所以在捏完基本形状之后,下一步就是思考如何把这个草莓的种子质感表现出来。
有这么几种思考方式:
- 首先可以从工具的角度去思考,既能创造出凹陷感,又能创造出凸起感的工具是什么?是管子。
小时候大家有拿过吸管戳自己么?我小时候有时候会把吸管咬扁了戳自己= =,手上就会出现像草莓种子一样的小鼓包…在做微缩草莓的时候,肯定不能用吸管,那么生活中,比较小的管子…那就是!自动铅笔的那个头, 或者是注射针管。用小钳子轻轻掐一下,把圆形的铅笔头压成扁状物,就可以做出一个草莓种子的形状(椭圆形),橡皮章一样卡卡卡卡卡卡卡就行了。
– - 也可以按照我们刚才扔萝卜的思路,先挖一个坑,再把萝卜(种子)扔进去。按照这样的思路制作种子,就是要先压出凹陷,然后再把小颗粒的种子塞到凹陷里。(但这里有个问题,自己做种子太麻烦且不适合批量制作,如果想要精致做一个,那倒是可以考虑,但是人的手太粗大,种子的形状是很难处理的,所以这种方法就不如第一种方法有效率)
– - 最后我们可以从视觉触发器的角度来思考。你不看草莓的实物,回忆一下自己脑海中草莓的最主要的特点是什么?首先是草莓的颜色,红色。然后是草莓头顶有一个小小的把儿,是绿色的。最后就是草莓种子。基本就这三样,所以如果草莓很小,其实根本不用表现种子,直接在草莓表面戳洞就可以了…上了颜色乍一眼看就是草莓(还记得刚才的简化原则么?草莓的种子就是一个很有特色的视觉触发器,触觉触发器是如此强力,它深深的印在人的脑海中,让我们形成刻板印象,因而看到类似的构成大脑会对没有表现的细节自动脑补)
–
所有的物体我们都可以这样拆分处理…基本体积制作+创造纹理+上色,没有做不出来的东西,只有过程繁简之分。
如果你想不到这些方法也完全没有关系,可以去直接搜索别人做草莓的方法,中文可以搜 微缩+草莓,英文可以搜strawberry + miniature,当你观看其他人的制作方法的时候,不要只记住做一个草莓的方法,而是想一下,她用的这个方法,是根据什么样的原理?
做完了草莓,就可以来思考蛋糕的制作方式,这种人工制作的产品(草莓是天然生长出来的,不是人为塑形的)我们可以从真实蛋糕制作的方式来思考。你可以随便搜一个制作真实蛋糕的视频,就能知道,蛋糕制作的时候,先要烤蛋糕胚,然后用抹刀把奶油抹到蛋糕胚上,最后在蛋糕外层裱花+添加水果或者是其他装饰。
所以依据真实做蛋糕的思路,微缩的蛋糕我们也可以这样制作。还记得之前讲过的么?很多微缩制作方式,都是通过完全缩小现实制作流程来实现的
小tip!
如果你想要做的更真实一点,即使你用别人的制作方法,捏的时候一定要看真实的图片,或者看手边就有的实物。有真实的图片做参考,即使是按教程制作,做出来的东西也绝对不会是别人的copy版本,会比你对着教程捏效果要好一百倍(←被很多人都验证过哦!)
另外,像我们之前说的,东西越真实,对调色准确的要求就越高,对你观察真实事物的能力也越高。所以如果你之前学过一些绘画,会对你做微缩有极大的帮助。如果你之前完全没有接触色彩,我这里有一篇免费的色彩日记和练习课,可以帮助你调准颜色 https://heiheihei.ca/2022/02/23/colorintro/
而如果你想制作一个小房子,那需要提前设计的东西就很多了。这个房子的构造如何,家具怎么摆放,家具什么颜色,壁纸地板,包括屋子里的植物,你要把自己不熟悉,不了解的每一样东西都找好参考资料。特别是家具,如果你不能大概猜出家具的结构,你需要找家具的三视图,了解内部构造之后,再进行简化,而简化到什么程度,其他艺术家如何制作的,等等等,都要进行调查。这全部的调查,你都要收集整理到一起,这就叫 research proposal(研究计划),是所有微缩项目设计的第一步。
当你写论文的时候,也会有这个research proposal,开题报告一类的东西。你需要把自己论文的的主题,研究方法等都列出来,给导师看。而微缩制作中的research proposal也是一样,你需要把以下内容详细写下来,作为自己的制作指导:
目的 | 为什么要制作微缩? |
制作尺寸 | 1/6? 1/12?还是自己自定义的尺寸? |
制作规模 | 要做一个完整的场景?还是只做一个很小的组合? |
制作时间 | 打算多久做完? |
设计草图 | |
设计参考 | ①收集其他的人的作品②收集氛围图③收集设计草图中的每一个你不确定的单独物体三视图,及色彩参考 |
设计思路/材料 | 详细分析不同部分要用什么材料,什么方法去制作 |
一个小微缩场景的调查通常会花费2周到4周,是一个很费时间和精力的过程。

四 • 制作工具介绍
其实做微缩,不需要买太多工具,家里的各种废品就是微缩最好的材料,你只要拥有剪刀,小刀,尺子,和胶,就足以制作微缩小物了,不需要任何专业的,制作微缩的工具。
之前我推荐过一个艺术家,叫Karina Schaapman,她创作的老鼠公寓系列故事,就是用纸盒子,以及家里常见的一些小零件制作的。包括曲别针,瓶盖,冰糕柜等等。更多可爱图片可以在 https://www.instagram.com/themousemansionbooks/ 观看


↑↑用冰糕柜做的木栅栏和各种小桌子小凳子小椅子
1)主体材料
建筑结构可以用木头,硬纸板,塑料板(更细节的材料划分,以及不同材料的中文和英文名,都是课程里会详细介绍滴!这篇日记就不做更详细的说明啦~)。木头有专门给手工用的椴木片,basswood,价格较为便宜,而且硬度低,非常好做切割。实体手工店以及网店里一定能买到的就是这个啦!
关于切割木头的一些基本操作,我在101水彩赠课里有专门讲解,这一节赠课我设为免费观看的模式了
国内观看地址 https://www.cctalk.com/v/16301192752690
海外观看地址 https://emmyhouse.teachable.com/courses/watercolor-101/lectures/33104557

而制作一些小件的东西,比如花瓶,杯子,食物等,就需要用泥巴了,但是泥巴有很多种。我只简单说一下,具体区别和选择,请自行百度或者谷歌搜索或者小红书,各大视频网站都有无数无数的教程供你免费观看。
纸黏土
可以理解为很细腻的纸糊糊(如果你想要在家做的话,需要一个搅拌机/二手搅拌机5刀以下就能搞定)。
优点 | 只要风干就可以了,暖气和烤箱低温也可以加速干燥。非常方便,加水就变软。完全干透后我个人觉得硬度也可以,厚一点的用刀也很难切开。上色手感很好。价格即为便宜,自己在家也可以很轻松制作,塑形效果也还不错。 |
缺点 | 不防水,所以完全干透后(必须要完全干透!)可以在外面上一层防水涂层来保护纸糊糊的身体。 |
风干树脂黏土
这是一种在空气中风干后,会显示半透明or全透明的神奇黏土。
优点 | 用于做透明的水果效果(比如柠檬片,橘子,猕猴桃)或者是果冻,半透明和果子效果。完全干燥后防水。 |
缺点 | 干燥比纸黏土慢很多,一般要等24小时。用烤箱烘烤也不能立刻干燥。但是它从柔软变成难塑性的这个过程非常快!所以如果你是缓慢操作的人,一定不要把不用的黏土放在外面。要密封收好,每次只用一点点。风干的树脂黏土干后会防水,所以树脂黏土干了就干了,加水也变不回去了。要仔细密封好使用。 |
加热树脂黏土
这是一种遇热变软,预冷变硬的树枝粘土,价格非常低廉,日本百元店就能见到,或者是北美daiso也有卖,国内淘宝似乎把这种黏土成为【自由粘土】
优点 | 塑形非常简单,放入热水中会变软,捏成自己喜欢的形状后再泡入冷水中就会变硬固定形状 |
缺点 | 说实话我目前不知道有什么缺点,因为这是我唯一没有用过的粘土(买是买了但一直没有开封哈哈哈),但如果非要说的话,我觉得这个粘土提供的颜色比较有限,大多是一些饱和度蛮高的颜色,而且塑形时间有限,随着温度下降,就会逐渐变硬? |
无论是纸黏土,还是树脂黏土,都可以在柔软状态,通过混入丙烯/水彩/gouache/色粉等等等等随便什么颜料进行染色。非常方便。
软陶
软陶是一种需要烤箱加热的泥巴(不可以用微波炉,微波炉禁止!)说到烤箱可能有些人下意识的会想到那种大烤箱。NONONO..烤面包片的迷你小烤箱就可以,不到20刀(国内也有很多100元以下的烤箱,足够足够,不需要很高级的烤箱)。迷你小烤箱一般最高温度可以达到430℉,而软陶烤制温度只要230℉上下就可以啦。
优点 | 只要不进烤箱,就可以无限塑形,慢慢做,完全不需要着急,非常适合新手。储存也很方便,随时都可以用。软陶经过烤箱烤制之后,就会变得梆硬,而且防水,非常优秀的材料啦! |
缺点 | 温度一高就变软,特别是在手里的时候,很容易变得过于粘稠。太软太趴,这个时候反而不利于塑形,做各部件的时候做一会儿就要放窗边冻硬一点点,要不然不好组合。当然不可食用。不可以用来做喝水杯这种玩意儿。(虽然目前还没有发现烤完软陶接着烤食物会有害健康的案例,但我还是建议专门买个小烤箱用来烤泥巴,也不贵,也可以买二手…我买的那款只要14加币…还挺大的,有自动计时30分钟以上没人操作自动断电功能,而软陶烤制硬化的时间正好是半小时) |
低温陶土
日本发明的这个东西,不知道怎么介绍(这个名字也是我编的,不知道中文要咋翻译,按照业界标准其实这不算低温陶土了,算高温了,但是和1000-2000度相比,这个烧制温度只要200度,家用烤箱就可以烧,我觉得相比之下还算低温,所以我叫它低温陶土)。低温陶土,是和大锅炉的高温(1000度以上)陶土一样,需要彻底晾干(3-7天)之后,才可以进烤箱烧制。但是低温陶土可以做杯子等食物用器皿(需要上一层防护油再烤,总体完成要分别烤三次,这个讲起来就复杂了,本篇不做介绍,如果你感兴趣,请看我的这篇专门介绍陶艺的日记 陶艺课repo)
优点 | 环保低温陶土是可以回收的,埋土里一年后会降解。而普通大锅炉烧的那种陶瓷很难自然降解。非常环保~且可以用于在家制作食用器皿,比如杯子或者是盘子等。 |
缺点 | 需要烤箱烤制,且时间较久,从湿泥到成型,要好几天的时间 |
UV滴胶
虽然我们没有办法用玻璃做一些小器皿,但是人们发现透明滴胶可以非常好的来模拟这些玻璃制品。因此市面上你也可以买到各种滴胶用的模子,可以用来做各种透明的东西。
优点 | 可以非常轻松制作透明器皿 |
缺点 | 需要一个专门照射滴胶,让它硬化的紫外线灯 |
你的“储备粮”
我不建议大家呼呼呼买一大堆自己用不上的工具,最好的工具就是你买其他商品时附赠的垃圾。很多地区过度包装都很严重,在本地回收效率不高的前提下,你完全可以把这些包装收集起来。当你买了一件新衣服,衣服的包装袋,衣服的标签,都不要扔。当你买了一个新产品,产品包装上透明的硬塑料也都可以保存下来。你买的新毛笔,透明的塑料盖也不要扔,留起来。现在很多服饰的包装都很有花样,各种材质的东西都能收集到,总之,家里的这些零碎垃圾,在diorama制作中,是非常非常有用的,既节省了你的金钱,又能废物利用,变废为艺术品,多好捏~
当你观察一件即将要扔的垃圾的时候,我觉得不如先在脑海里想象一下,这个材质可以用来做什么东西,比如衣服标签有时候会用一些棉麻的绳子,那么这个绳子是不是可以缠绕迷你猫爬架的磨爪柱呢?又或者是买蛋糕的时候,蛋糕盒子上会有透明的塑料纸,这个透明塑料纸如果比较厚的话,可不可以用来做微缩屋子的天窗呢?用硬塑料去模拟玻璃材质?
这种材料替换的小游戏,随时都可以玩哦~
优点 | 废物利用,环保,各种材质都能收集到 |
缺点 | 可能会占用你的一些空间 O(∩_∩)O,有些人控制不住捡垃圾的欲望,会越捡越多,沉迷捡垃圾中….逐渐忘记当初收集垃圾的目的哈哈哈哈哈 |
2)工具
以下工具,适用于上面介绍的所有泥巴种类
a)刀片/硬塑料纸/硬贴片/过期信用卡
切割形状。形状的切割不一定用刀片,刀片有的时候因为太薄…会黏在粘土上。而且粘土没必要用很锋利的刀片切割,因为粘土非常软,铁丝也可以切开。粘土用的塑料垫板,是不防刀痕的,所以一般来说用钢条或者什么金属条就可以了。有时候我会用废旧的乘车卡来切。
b)擀面杖/木片/尺子等
这个就是用于压泥巴片。你如果要做个面包片,不得先把泥巴压扁然后把形状切出来么。任何扁平的东西都可以随便找个东西压扁。做小件的东西其实不用太在意到底平不平因为很小不平你也看不太出来,大件压平怎么处理(请看陶陶笔记 插入链接)
c)牙签/羊肉串的那个竹签或者金属签/专门的尖头工具之类的
(你买一套clay tool基本工具就全包了)
这个尖头工具就是来制作细节纹理的。而且牙签可以削成各种形状,来做一些模具。牙签真的很万能~哦对了,牙签要买那种一头圆,一头尖的,比两头都尖的要实用。
d)牙刷
牙刷是利用率比较高的,用来做毛绒绒的效果(比如面包切片),或者是任何有纹理的表面都可以用牙刷来处理。根据用力的大小,会有不同的效果。这个效果会根据泥巴的软硬程度有很大区别。也跟牙刷的软硬程度,刷毛形状有关。
e)上色工具
随便一个小笔刷,或者是化妆棉都可以。颜料随便,丙烯,水彩,色粉,马克笔,模型漆都可以。任何颜料都可以使用,因为最后反正都需要涂防水涂层。所以里面是什么颜料没有关系。
f)面粉效果,糖效果。
粉笔沫,其他白色色粉的沫沫。婴儿爽身粉(太细腻),小苏打(还行,目前是我的心头爱),不用的粉饼(可能太细了)都可以。
g)UV滴胶+UV Gel Lamp
如果你要用UV滴胶的话,就需要用一个专用的紫外线灯。我记得我当时在小地摊买的只要10块钱,真的很便宜。
UV滴胶就是一种透明的粘稠的液体,在那个灯的照射下会硬化,变硬后是完全透明的,滴胶染色后就可以做液体。这是做汤汁,冰块,吸管,透明杯子,盘子等东西的重要材料。
当然,可以用普通透明指甲油代替,甚至也可以用!透明的胶水!代替。如果想要不透明的汤汁,只要往里面加其他颜色的颜料就行了。比如奶油汤,里面滴白墨水搅拌搅拌,如果想要白色半透明,那就少加一点白颜料。草莓酱就加一点点红颜料。酱料这方面可替换的材料太多了,我建议就是用自己手头最容易获得的东西先做做试试,如果效果不满意再去替换别的材料。比如,滴胶里可以添加别的颜料,一般我自己都是加墨水,效果很好就是要搅拌久一点,但是如果添加滴胶专用调色颜料,会让颜色扩散的更快更均匀。
h)胶水
把配件组合起来。
胶水有很多需要注意的。纸黏土,因为主要成分是纸,所以最好用纸专用的胶水,比如做手工书的那种白乳胶。纸黏土如果用万能胶….emmmm粘不住的,万能胶只会作用在表皮,然后你稍微一扯,会把一层纸皮撕下来然后就掉了。软陶烧制之后,可以用速干万能胶粘,也可以用木工胶水,但还是推荐木工胶水,因为我上次在家里做测试,万能胶感觉还是不太适合软陶,用力一掰就断(当然不用力好像也挺结实的,大家看情况使用吧)。但无论是速干万能胶还是那种1:1混合使用的万能胶,都是有毒性的,所以嘞,家里有小孩或者猫猫狗狗,最好还是选用完全无毒的木工胶水,而且木工胶水在没有干的时候清水就可以洗掉,干后非常坚实而且防水,我最喜欢的一个牌子就是Titebond,无毒无味好清理,粘性强。
热熔胶在我的个人经验里,我觉得它完全没有粘合力,或者说它只有表皮粘贴力??在粘土或者陶土上涂上热熔胶然后粘上一个东西,一天后稍微一用力就掰下来了。我在木头,纸板,陶瓷等各种材料上都做过测试,都不持久(不如说我连用力都还没用力,稍微一扣就掉了),所以我个人觉得热熔胶只适合做幼稚园手工那样的小玩意儿,你不需要它持久牢固,只是把大家暂时粘在一起。
我建议是是准备一瓶白乳胶和木工胶(速干万能胶小管子也可以备一条,在没耐心的时候使用)。因为很多配件也需要用小木头片和纸做,比如木菜板。木盘子,木勺子,木头筷子,纸盒子,纸箱子,纸袋子等等。木工胶水唯一需要注意的就是它需要挤压作业。这个我会在课程专门花一节课讲解如何使用固定夹。
i) 补土
如何用比较省力的方式来复制复杂的小件。就说小草莓吧,蛋糕上经常有装饰半个草莓,但是每次制作的时候都要一整个草莓,然后再等24小时晾干,切成两半,那多累。所以我们可以仔细做半个草莓原型,然后多卡几个模子,每次需要小草莓的时候,直接把泥巴压入模子里,等几秒拿出来,就可以得到一个小草莓了。
原型,可以用任何泥巴做..很多人选择用环氧补土(Epoxy Putty)来做这个原型…其实没有必要而且补土很贵,但是环氧补土(Epoxy Putty)的一个好处就是它几个小时内就自然风干硬化,而且硬化前,非常粘稠,也就是说,在做一些饭菜糊糊原型的时候非常好出效果。而且因为很粘稠,所以可以固定在某一个塑料部件上做特殊造型,干燥后可以很轻松拿下来。造型简单的就没必要用补土了 ,不划算。
翻模这部分是课程中也会详细讲的,这里我也就不展开了…但原理很简单!可以购买任何的模型书,都会有翻模的讲解,日记最后我会有书籍的推荐~
接下来就是1个非常简单的,不涉及手捏塑形的教程的示范,这个示范是利用了拆解现实物体的方式来制作,希望能带给大家一些启发。
示范① • 蝴蝶标本抽屉

蝴蝶标本抽屉 ✦ 制作过程
这个蝴蝶标本的抽屉,是我在做一个小房间的时候,设计的一个隐藏的小抽屉。
这个抽屉在制作的时候,首先要做一个普通的抽屉。普通的抽屉做法非常简单,按照尺寸切割5片木片即可。然后用胶把抽屉粘起来即可。之后,则是要去搜索大量的关于标本柜的资料。标本柜有个特点就是很多抽屉是有玻璃防护罩的,特别是如果你去博物馆,有些博物馆会有一些展柜,每个抽屉都可以拉开。所以需要去观察,玻璃是如何安放在抽屉里的。我搜了一些资料后发现,有玻璃的抽屉,会额外有一层支撑,这样就可以把正片玻璃放上去。所以我的这个抽屉也使用了这种方法

有了基本制作思路之后↓,则是要切一片比抽屉本身要小的木板(或者是厚纸板),裹上一层薄薄的帆布。打印一些蝴蝶出来,然后按照轮廓剪下来(也可以选择自己画),中间稍微折以下,让蝴蝶翅膀微微上翘,模拟真实蝴蝶标本的样子。用镊子把这些蝴蝶贴在帆布上。


把蝴蝶放入抽屉后,我在抽屉周围多做了一层垫片,这个垫片其实就只是切割了一些厚纸板贴上去罢了。留出玻璃的厚度+边框的厚度即可。
边框是指放在玻璃上方的装饰框,因为玻璃我用的是一种厚塑料来模拟的,塑料在切割的时候边缘其实不是很整齐,有一些粗糙的地方,所以如果在玻璃上方,套上一层木头框,就能很好的把这些边缘遮挡住


↑先放入塑料片,再放入装饰木框,一个标本抽屉就做好了

在做家具的时候,其实都是要根据真实家具的模样进行拆解。特别是如果自己组装过家具,比如IKEA系列的家具,你在组装的过程中,就能非常清晰的了解基本家具的构成方式。
比如我想要做一个推拉玻璃柜。在现实的家具中,需要我们安装滑轨,才能让拉门推动的较为轻松。但是微缩世界中,我们做的东西都非常轻,所以可以完全省略掉滑轮,只做出两条轨道即可。

再比如说,制作地板的话,可以观察一下铺木地板的工人是如何操作的。那我们在制作的时候,也是,先要把地板一片一片制作出来,并涂好颜色,之后,像铺真实木地板那样,把一片一片地板铺上。如果你要做旧的话,要在上色之后提前做旧。因为铺完后就不是很好修改了。

男性艺术家 William R. Robertson曾经把自己的一个1/12模型进行了拆解,做成了一个模型标本。下面这张图中,我们可以非常清楚的看到,他在制作这些微缩的时候,所采用的是和真实木工中一样的方式,木头结合处,他制作了燕尾榫(两块平板直角相接,为防止受拉力时脱开),不需要任何胶,就可以让柜子严丝合缝卡在一起。

在制作家具的过程中,其实最费时间的就是测量和切割。因为木片是有厚度的。如果你忽略了厚度差,那么做出来的家具就会歪七扭八,无法严丝合缝。同时,在粘贴的时候,需要直角对齐工具,如果只凭个人感觉去组装,很难做出垂直的家具。这些都是很细节的地方~我有给自己制作一个专门用来对齐粘贴家具的小平台
↓这个工具也会在课程中详细解释使用方法

微缩家具 对齐工具
书籍推荐
其实只靠看书学习,就已经可以做出非常非常棒的微缩了!我基本把市面上的微缩书都买了一遍,无论是学术一点的,还是更偏业余一点的,这里只推荐一些比较容易购买的,出版日期比较新的,且有中文版的书籍。
① 작지만 커다란 이야기_미니어처.돌하우스
我觉得如果只买一本书的话,허영지 (HeoYeongji) 的书就很好,而且有中文版。很多人可能会觉得娃娃屋制作书会比较幼稚,NONONO…这本书作者本人建筑专业的,所以她在这本书里非常侧重讲解了切割和测量的方式,并且介绍了很多打磨技巧+垂直粘贴的技巧,是专业性非常高的一本书。从建筑主体到家居制作到软装修,一本书全包了!同时这里面也有非常多的废物利用的方法,比如说用咖啡粉+胶来模拟土壤,非常非常实用。说实话我觉得这也是近年来最优秀的一本微缩制作书啦~
而且我真心觉得这一本书就可以走天下啦~
② 작은세상 작은가구
这本书也有中文版。同时也有日文版 ドールのためのミニチュア家具DIY ,是非常棒的一本关于家具制作的书。但是这本书只有家具制作,没有所谓的建筑外体的制作讲解。但家具的讲解我觉得非常清晰,感觉如果是想要参考制作家具的话,这一本也足够了。这本书的作者之前是NHN公司的设计师,制作模型的精度和第一本书的作者一样,都是非常精致的制作。


③ Mozuミニチュア作品集 こびとの世界
如果想要追求极致的写实,可以从参考这本书。同样有中文版。但是这本书其实不是教程书籍,这本只是男性艺术家mozu的作品集,给你展示一下,如果需要做到这种精度的世界,需要从哪些方面去思考和观察。
Mozu的youtube频道 https://www.youtube.com/c/MOZUSTUDIOS

如果是一些特定小家具的制作,日本出版社有出相当多的系列,从面包,盘子,篮子到衣服,应有尽有。而且不需要看懂日文,在你了解了基本制作方法之后,只看图片就能非常轻松了解制作过程。这些书籍以及不同作者用到的制作方法都会在课程中一一介绍
台湾出版社翻译了不少这类的书籍,很可惜的是简体中文书因为出版号限制,这种手工类的书是比较少的,而现有的一些书籍质量也并不高,因为不在这里做推荐了。





我的课程预告
2023-2024年,我会制作一门关于女性主义的微缩课程,这门课的名字取自 Virginia Woolf 的同名小说
A room of one’s own
在这门课程里,你会学到微缩的历史进程。娃娃屋作为一种儿童时期规训女性天职的玩具,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但我们现在却可以以此为工具,反向鼓励女性脱离母职身份。同时我们也会学习很多现代艺术家的微缩作品,以及会非常详细讲解目前常见的制作技法(包括木工的专业知识,雕塑技法,以及各种自动化工具的使用方式,机械及3D软件)
课程另外一个重点就是教会大家如何从0去设计你自己不熟悉的东西。让你可以脱离死板的教程,通过自己的调研和分析,以自己喜欢的风格,做出任何想要做的模型~如果你上过201水彩课,并完成了作业~那么制作微缩对你来说不会有半毛钱的问题。设计方法的应用,无论是在绘画还是在做手工,思路都是一样的。
微缩上色需要你有一定的色彩基础,否则涂出来的颜色可能会和你自己的设计有很大差异,正如这篇日记所介绍,写实类微缩需要有一定的观察基础。当然这门课并不是要求所有人都做写实的风格,只是如果你想要更深入了解一些关于色彩的知识的画,这里有一篇免费的日记 foundation103 色彩基础 如果你对这篇色彩日记有理解困难,欢迎来上俺的绘画课程。
哎呀开始眼巴巴等这门课了| ᐕ)⁾⁾
=。=其实本来上个月应该开始做,但是天气热了,越热就越。。。。。。emmmmm。。。。。。
hiahiahia慢慢坐等,天热也适合复习水彩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