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日记是水彩201课程里构图的补充阅读~
水彩201课程里涉及构图理论的内容是:
第3课里 对节奏的介绍及画面可读性。
第9课里 三组原则的介绍,及构图方法。
在课程里我并没有按照传统的那种构图方式讲解,什么三角构图啦,S构图啦,中心构图啦之类的,而是从画面构成的角度,先给大家科普一些简单的基础知识。而整个201课程作业里,其实也没有太需要构图的作业设计(不过全辅导课程的朋友我会有针对大家作业的完成情况补充一点点构图的内容)。主要是担心,大量的资讯输入会给大家画简单的东西带来负担~
如果你想要深入了解一下构图相关的知识~可以自己课下去做一些调查,或者是图书馆和书店,借阅或购买一些相关的书籍。如果觉得自己不想研究这些,也不需要有负担~因为早期的时候追求画力精进而没有精力顾及构图,也是常有的事情,当你觉得画力上没法提升而需要构图知识的时候,自然就会去努力探索这些相关的概念。所以大家随心而学就好~~
当然,在你去自己探索各种资料之前,可以先看一眼这篇免费的阅读~稍微了解一下构图的前世今生~~也许会对你挑选书籍和课程有帮助~
构图的历史
首先~我们要先明确一个概念,构图是无法单独拿出来描述的,因为构图的另外一个名字,叫设计。艺术家总是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所以所做的艺术作品,通常也会透露出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感。而研究空间和时间的艺术,就是设计嘛。
我们没有办法把构图这个概念和颜色,线条等画面元素拆分开。因为绘画本身就融合了设计,无论是你选择物体身上的颜色,还是你选择不同的光照环境,都是以设计的角度来思考的。
古希腊的秩序
早在古埃及的时候,设计的要素就被融合在它们的艺术作品中。比如下面的这幅插画,是死者之书中的一页,阅读方式由左向右。《死者之书》是一种埃及陪葬的艺术作品,每个人下葬时的死者之书都是不同的,很多作品中,死者之书里会展示这个墓室主人证明自己无罪的过程,也就是下面这样的片段:
- 在画面的左边,可以看到有一个很大的天平,天平左边放着一个小罐子,罐子代表人类的心脏(因为古埃及人认为心是感情,智力和性格的所在地,所以一个人的心能够代表一个人的好坏),天平右边则放着一片羽毛。羽毛则是Mayet(也可以写作Maat)的化身,Mayet是古埃及的女神,是真理,正义与宇宙秩序的化身。
如果一个人的心脏比羽毛重,那么这个人将无法通向冥界乐园,会被吞噬者吃掉。当然,这个墓室的主人肯定是通过了这个试炼,天平右边的白色小人就是这个墓室的主人,他当然是符合标准的~

在没有透视技法的古埃及早期,绘画大多为法老服务,它们遵循着严格的符号和视觉规则。在上面这幅精美的作品中,即使我们没有学过构图,也能稍微看出画面中所展示的秩序感。比如重要的人物画的比较大,而次要的表现则安排的小一点,同时字的排列不能挡住图像,最后,我们还能看到一些颜色互相交错的分布。
黄金分割
当人们开始研究数学的时候,希腊人发现了黄金分割的美学。数学上这个比例为0.618:1,希腊的建筑里,绘画中,都融入了这种黄金比例,而这种对黄金比例的追求,也一直延续到了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众多艺术家,把这个比例在画面中用到了极致。
我这里就不举例子了,网络上有各种文章和视频,现实里也有各种书籍,后人把早期艺术大师的作品分析了个底朝天。
自然模仿
有了透视之后,艺术家就可以栩栩如生去复制自然,没有相机的年代,这种对自然的模仿是如此的吸引人,而到了19世纪,人类发明了相机,可以在不借助艺术家的帮助下,完美复刻现实。艺术家也从模仿和描绘客观事物的任务中解脱出来,可以去真正追求更丰富的艺术表现了~ 因此,大家开始考虑平面上的一些图形排列和颜色的关系,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开始意识到绘画构图的重要性~
之后的艺术家,不再是一个中间人的角色,而是更多的作为一个诠释者的存在。不再做大自然和观众之间的传声筒,而是根据自己的理解,去以更多的方式解读这个世界。
构图的规则
即使到现在为止,我依旧认为艺术不是一个有严密标准的,精确的科学,也无法通过单纯的教授而传达。尽管我自己的课程中,试图以这样的角度去解释绘画基础。
在这个世界上,很多人类的安全感来自秩序。所以有这么一些人,他们试图把艺术中的一些内容固定下来,比如“传统构图理论”,“商业绘画的123步”,“大师的xxx技法”,“一定会成功的xxx构图技巧”等等。这些当让可以给大家带来很多参考,我们一开始也确实可以去学习这些规律,但需要记住的是:艺术不是备餐,我们在创作的时候,不总是先把东西一一准备好,才开始创作。
我们心中有所想的时候,我们想要表达的时候,就是创作的开端。创作的意义决定了作品的结构,而通过了解一定的设计构图,你可以把自己的创作意图更好的向特定观众传达。比如你想让其他人最先看到什么,之后看到什么,你想让他们的视线如何在你画面中游走?
如果你想要把画面重点放在天空和大海,那我们可以重描绘天空和海面的颜色,而把地面上的树木和房子做一些简化的处理(或者是颜色进行一些处理,不要让人的焦点在这些树木上),这样人的视线就会优先看到天空和大海的关系,比如下面这幅画

Félix Vallotton (French, 1865-1925)
而如果你想要更多的展示广袤的田野,那么可能就会选择横着的构图,因为这样可以让人的视野更开阔,比如下面的这两幅画Corn Fields (1900)和The Fields, Plateau Of Red Cross (1914)


而传统构图的研究,也有一些人类的神经研究在里面~去探索那些天然的吸引人类主义的事物的规律。我们可以借助一些人类视觉的关注本能,来强化自己的画面效果~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些传统的构图方式~
对称构图
其实对称构图包含了非常多的构图方式,包括大家可能听说的的一些三角构图,S形构图,Y形构图,这些名字起得各种各样,但整体思路都是完全一致的,就是强调画面的对称性。有的是左右对称,有的是上下对称,或者是对角线对称。
最常见的就是阴阳平衡。所谓阴阳平衡就是指画面中的留白,和画面内容保持了一个大致均等的比例。比如下图(The Hole Book pl 09 (1908) Peter Newell ),当然你也可以说这个作品是对角线设计。

又或者是Jessie Willcox Smith 的 Are you ill, dear North Wind (1919),也是运用了这种阴阳平衡的设计

更复杂一些的画面比如Karolis Strautniekas为Victoria & Albert museum做的灰姑娘插图

虽然没有像前面两个作品那样很明显的黑白比例平衡,但是整体画面如果我们眯着眼看的话,平衡处理得非常好~对于不同明度的要素来说,明度越低,所占的视觉重量就越大。因此画面中如果有一块明度很低的部分,那么需要更多的一些高明度来弥补视觉平衡。

这种不同明度带来的重量差异,其实可以引申出另外一种构图方式,就是强透视(哎呀这个词儿也是我瞎掰的,意思就是强化某种效果的透视,比如巨大的东西和很小的东西作对比之类的),强透视通常用来描绘巨物,比如MonoKubo(もの久保)的作品和 Dawid Planeta的作品,在下面这两张作品中也依旧是表现出了这种明度之间的平衡。
还记得刚才讲的阴阳么?黑的东西在白的里面会显得更黑,白的东西在黑的里面会显得更白。而我们人类的大脑也会自动强化明度相差较大的边缘效果,因此我们可以利用人类本来就有的这些生理特性去安排画面构成


另外就是常见的放射性构图,或者是窗口式构图(或者说隧道式构图),也都是一种对称结构的模式,你甚至也可以说这种是圆形构图…随便起什么名字都好。但这种构图其实就是把视觉中心放在画面靠中间的位置,然后明度拉高(*^▽^*),至于周围的要素是怎么环绕的,其实是可以随意滴!
(左图图源 点我跳转 右图图源:http://chromosphere-la.com/case-study/carmen/)


不对称的对称构图
其实严格意义来讲,很少有不对称的构图。有些人可能会说,下面这两类图是典型的不对称构图,因为人物作为视觉中心,分别位于画面的左侧和右侧。这种“不对称”只是单纯从要素位置考虑的,但绘画作为一个整体,不仅仅只有要素位置这一个变量,纹理材质,色彩,明度都是画面的组成要素,都对画面构成有影响。
左图 The Explorer A.E. Nordenskiöld (1886) Georg Von Rosen,右图 Shepherdess and Her Flock (about 1864–1865) Jean-François Millet


但如果我们从刚才画面要素视觉重量的角度来看,这两幅画其实是非常对称的构图。
左图人物的明度很低,所以在画面背景安排了相对较多的高明度,并且在人物的右侧,特地安排了一道光,非常完美地平衡了视觉关系,达到了一种对称效果。而右图用到的方法和左图一模一样…只不过方向颠倒了一下罢了。
推荐阅读资料
大家在浏览器里输入构图种类,构图原则,就会有很多文章。这些文章其实我觉得都大同小异,大家可以随意去浏览和研究其他人的作品,看看别人总结的各种画面构成方法。去关注画面中的形状,关注画面中要素和要素之间的关系,大小关系,明度关系,颜色关系等等,看看艺术家是如何引导你的视线。
而当你看到特别能打动自己的作品时,千万不要忘记收藏和分析~
15种基本构图模式(英文)
https://www.muddycolors.com/2021/04/15-types-of-composition/
31中构图概念(英文)
https://www.masteroilpainting.com/31-composition-concepts-painting/
插画常见九种构图(中文)
https://www.uisdc.com/illustration-composition
插画六个黄金构图法则(中文)
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9548783/
如何改进自己的构图
嘿嘿,推荐大家尝试陌生人大法!如果你刚画完一个小小的作品,不知道哪里有问题,把它塞到抽屉里,或者放到另一个房间里,等一周后,或者是一个月后再去看它。隔了一段时间再去看自己的画,其实就稍微从一个创作者的身份中脱离出来了一点点(不能完全脱离啦),这样你会稍微带入一些观看者的视角,类似于在观看一个陌生人的作品。
有了这个冷却时间后,观看自己画的时候就可以从一个观众的视角去看构图关系了!
当然,在最开始的画画的时候,记的问自己,你想要观看者看到什么?先看到什么,再看到什么?视线如何移动,或者是故意让他们感到混乱??在有一个目的的基础上,再去构建画面可能会更有方向性。
另外,可以找一些和自己画面构图类似的作品来分析,看看同类的作品是如何构图的。如果平时有看到特别好的构图,特别是遇到那种看一眼然后疯狂心动的作品,一定一定一定一定要保存到自己的文件夹里,这类作品中暗藏着你自己最喜欢的一些特质,多分析这些特质,利用我们上课学过的画面元素的方法。
从线,形状,光影以及观察3组的原则(所谓3组的原则是指,万物的绘制都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用三组不同的大小/纹理/明暗进行绘制,是水彩201第九课的小内容)。把你观察到的,应用到你下次的作品中~慢慢滴~你的画面也会越来越舒适~
学习构图,我觉得首先是要去观看,去观看自然中的,宇宙中永恒的存在,去感受自己生命喜悦的那些时刻,去深入地了解自己对这个世界的感受。然后你会在某一刻看清楚,那些让你快乐的秩序的存在,这个时候,你就接触到设计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