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绘101

103394ab

很久很久之前,书房推荐过一个在线免费学习板绘的网站。介就是~ctrl+paint这个网站
https://www.ctrlpaint.com/

至今依旧适用。所以有任何想要学习板绘的朋友。推荐这个网站,学习的是如何通过photoshop绘画,当然其它软件的原理也都差不多,对于绘画软件的选择,其实你只要学了一个,再学其他的时间就会缩短很多。我选择Photoshop是因为它是设计+绘画一体的软件,功能比较全面,可以满足所有我需要的插画和设计需求。

PS的学习为啥要推荐这个网站,首先网站没有一丁点的广告。其次作者很专业,这个学习的体系有逻辑且严谨。最后这里的教程比youtube上那些乱七八糟的零散视频要强一万百倍(大概)。唯一的赚钱方式就是他商店里提供的进阶资料包。而且,他在很早很早的时候,在国内短视频教育还没有火的时候,就知道要把知识点做成短视频的模式,学起来非常轻松,一节课一个知识点。

当然可能很多人不喜欢他的风格,但是我觉得在免费教学这上面做得已经是很好了。我挑不出第二个免费视频比他做得还系统的~这可是!免费的呀!

哦哦当然我自己也做了一门PHOTOSHOP的小课,也是免费滴!如果你愿意的话!可以来看看俺的课!

俺的课程 免费观看地址

国内:https://www.cctalk.com/m/group/90529760(对应课程号为90529760)
海外:https://emmyhouse.teachable.com/p/photoshop-101

youtube视频备份列表点我观看

我之后也看了很多其他人的教学视频,其实都大差不差。但有一些小技巧我感觉是通用的,下面就是我在学习PS绘画的时候,觉得特别有用的一些小技巧。

我喜欢的PS小技巧

1. 更改快捷键设置

把常用笔刷橡皮锁套工具的快捷键都集中设置在左手方便触碰的位置。快捷键的修改方法是,点击最上方的Edit(编辑)菜单,在菜单最下面找到Keyboard shortcuts(快捷键)设置的选项,从里面修改即可。

  • 比如我喜欢把大家都集中在左上角
苹果官网扒的图…p一下意思意思…

Command/Ctrl +W这个在默认状态下是关闭页面,一定要把这个快捷键改了,因为按command+E合并图层的时候有时候不小心会按错,W键就在E键的左边,要是顺手点错了那就惨了。这个我直接换成了水平翻转画面的功能。

不仅可以修改快捷键,还可以给本来没有快捷键的选项添加快捷键。在Photoshop中,command + H 这个快捷键本来是隐藏软件的,这个快捷功能我完全不用,但是我在画画的时候,确实想要隐藏一些东西,比如我最常用的功能是 hide selection edge 这个操作。我就可以把原本的Command+H功能做一个替换。这样以后我再使用command+H快捷键的时候,会自动隐藏选区边缘。

什么是hide selection edge(隐藏选区边缘)呢?
请看下图,在平时使用 Lasso Tool(索套工具)的时候

选中的区域会边缘会有一圈虚线,来表示我们所圈出来区域的边界。但是这样有一个啥问题呢?就是当我们在画一些区域的时候,这条线有时候会非常突兀,阻碍了我们观看两个部分之间的衔接关系。所以后来非常多的艺术家,都会选择把这条线给隐藏。这样我们再观看画面效果的时候,这条线就不会干扰到我们。

比如当你画面整体都比较浅的时候,这个工具的选区边缘,相当于给你画面添加了人为的一条黑线。请看下面的区别。左边是没有隐藏虚线的效果,右边是隐藏虚线后的效果,因为我们给星星上的颜色和背景色明度很接近,所以当有虚线显示的时候,我们会觉得这个图案是能够被很清楚识别出来的,但是去掉虚线后,你会发现这个明度选的可能太接近背景色了,需要做一些调整。

隐藏selection edge会让你对画面的感受更直观哦!

2. 更改自动保存时间和历史撤回的次数


自动保存:在软件偏好设置里,file handling里面,右边那个时间改成最短的5分钟
历史撤回次数:还是在偏好设置里,performance那里,把想要保留的历史记录改高

3. 更改预览模式

画画的时候有时候需要我们去查看明暗关系,很多课程都会教你给彩色的图片上叠加一个黑色图层,然后图层模式里选择什么color 啊,hue啊之类的就可以把图层变成黑白色。这个方法可以,但不觉得每次切换来切换去很麻烦么~这里有个更简单更直观的方法来切换黑白/彩色效果。那就是用预览模式。

view这个菜单栏下,找到proof setup里的custom

然后在这个弹出来的对话框里,把decive to simulate:后面的这个小方框里,选择一个gray(灰度标准)就可以了,随便按你偏好,哪种gray都可以。

设置好了之后回到画面,预览的默认快捷键是 Command+Y, 然后就可以反复切换彩色和黑白啦~

4. 缩略图


如果想要查看缩略图,我现在就直接缩小看哈哈哈。已经不需要navigator小图了,但是如果有人需要,那么就在window菜单里,把这个navigator点开就可以了,画面上就会出现一个缩略图小方框,可以随时查看。

5. 色轮


好像大家都不太喜欢photoshop自带的色环。coolorus是我最喜欢的色环。其余的没有推荐~购买地址 https://coolorus.com/,这个购买是终身的。一次购买,后续版本更新是完全免费的。

这个色轮有个很方便的功能———锁定明度
在色轮上有个小太阳,点亮它之后,你随便在其他色相上游走,所选颜色的明度不变,这个功能非常好用,可以用来丰富画面。

锁明度的效果如下,如果你铺了一个背景色A,然后你随意在色换上取别的颜色BCDEF等等,这些颜色的明度和A都是完全一致的,也就是说,让你可以在不改变画面明度关系的基础上去丰富色相~是不是超级好用的功能捏!

6. gradient map上色


现在比较流行的快速上色法之一就是用渐变图层上色。gradient map的作用原理咋解释好呢。我在B站上找到一个小视频,虽然不是最佳应用, 但是差不多这个意思,国内的可以看这个视频.
https://www.bilibili.com/s/video/BV1as411a73v
youtube的话下面这个是从球体讲的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UeQsUJTz8I

这个方法为啥很多人觉得好用哩,是因为只要你做好了黑白灰关系,上色可以一键达成。渐变效果,就是根据你的黑白灰关系来的,你可以指定给亮部,暗部,灰部上特定的颜色。很直观的一个应用就是把物体不同材质的部分都单独分开图层。然后就可以直接调整材质反光效果了。

另外一个很类似的技法,叫glazing!和渐变图层类似,也是要先画出物体的黑白关系,然后新建一个图层模式为Overlay(叠加)的图层,手工给画面叠加上不同的颜色。因为黑白关系已经确定了,所以画面叠加颜色氛围是确定的,各种颜色之间的关系也会处理比较轻松。

overlay画法说明

还有Procreate

Photoshop是我用电脑画画的软件,而我在ipad上就是用的绘画软件是procreate,这个软件的使用方法和ps差不多。

但是我要推荐一个教程!

是Jing Xia的教程。购买地址 https://gumroad.com/jingsketch(哎这个网站国内好像登不进去…愁人),作者ins地址 https://www.instagram.com/jingsketch/

如果要买的话,作者经常打折的,等有折扣的时候(一般是黑五),买那个jingsketch all access+,终身更新免费。最便宜的时候就30刀

我学习PS的过程

当年是做平面设计工作的时候要修产品图,当时也是刚入职,其实对PS的功能掌握也没有太多,所以就临时抱佛脚,花了一周多恶补了一下photoshop的一些基础知识,然后修图就很上手了。我买的是那种类似于淘宝电商的修图课,我搜了一下这个课现在竟然还有哈哈哈哈,价格非常便宜!(当年好像是要两百多?已经记不清了,但是当时我觉得价格也是比较划算的)

就是这个 http://www.jingweipx.com/v/show/index.html 敬伟ps教程(49块钱)

当然现在再回头看这个教程,肯定都过时了,photoshop软件本身已经进行了多次升级,可能很多功能都完全不一样了(技术的发展真的是飞快嘞)。其实我当时也是看过很多的免费教程,也有报过一些比较贵的课(哎早就记不得了),但是这套教程让我印象深刻是因为,这是我看过的,第一个讲解photoshop里的图层模式用的是什么公式的教程。你没看错~~就是数学公式,颜色叠加是有固定公式滴!

当然现在的ps课好像都会讲公式了,不过当年真的很罕见…就是没见过这样讲解的,从软件处理逻辑讲课,但是我发现这样学真的印象特别深刻,而且对于当时的我来说,比较好理解,因为知道电脑为什么这样处理,之后你可以很灵活去应用各种情况~

当时的学习的笔记还留着呢⤵️,而且我后续学习的笔记也是在这套笔记的基础上不断修改和添加,已经有6.7年了,现在还时不时拿出这本笔记复习。

我之后也看过很多人的分享,也报过很多画画的课程,但是再也没有一个课告诉我电脑是怎么来计算这些颜色模式的,所以敬伟这门课里对调色的讲解我觉得当时对我影响特别大。搞明白了电脑是怎么判定的,现在我拿到任何一个照片,都可以修成我想要的颜色(*^▽^*)。我之后学习软件大概也是遵循着这样的流程,基础课尽量挑选那些讲解软件本身是如何判定的课程,这样学软件确实记忆会比较深刻,也更轻松。

而第一次比较系统的学习PS之后,再学习其他类似的软件,就觉得特别轻松辣!

创意插图1

软体动物

这里生活着一只软体动物,偶尔会走出它的壳,科学地探索这个世界~

文章小目录

订阅评论
提醒

0 评论
内联反馈
查看所有评论
0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请您发表评论x

手机快捷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