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其实是很早很早之前写的日记了,因为当时中文资料里没有任何申请艺术学校的信息。令人惊讶的是…到现在也没有太多资料(看来世界没我真的没有进步)。所以根据这几年的信息对以前的日记大量修改了一下,重新把这篇日记放出来。是的,这是一份0绘画基础的艺术大学(本科)申请指南,无论你是突然想要转专业,临近高中毕业,或者是工作很多年后想要重新念一个艺术本科,凭借这份指南,你可以自己捯饬申请,哦当然,如果你不想要DIY,想要找艺术机构辅导”保驾护航?“,你可以凭借这份指南的内容来判断一个机构的老师是否适合自己(#^.^#)。
准备作品集,这不是一个我走一步你走一步的过程,这是一个你需要自己学会如何观察世界,如何表达自己,并能用手里有限的媒介成功向他人传递信息的过程。当你学会如何构建自己的想法,哪怕脑海里只有几年的生活回忆,也足够用身边的材料编织出丰富的画面。
啊,本DIY指南不适合不想费太多功夫的人类阅读(#^.^#)
想读海外艺术学校需要准备什么
虽然我很想说,上网直接去招生要求里看一眼就好了…但还是想要扩展讲解一些概念。
a. 作品集
国外艺术学校和国内艺术学校不同,大部分艺术本科是没有艺考这种东西的,也没有限时绘画测试,你需要一份叫portfolio的东西来向学校展示你自己,这个portfolio中文被翻译为作品集。通常是由10-20幅正式作品组成。一些有工作经验的人类应该会对此比较熟悉,这个作品集就很像找工作时的简历,如果在过去四五年里,你换了很多工作,有些工作不错有些工作不太行,那么一般来说简历上最好是只留下最优秀的那几个重点介绍。作品集也一样,作品集需要展示你的最佳创作能力。
伦敦艺术大学在它们的申请要求上对作品集是这样定义的 ⬇️
A portfolio is a collection of your work, which shows how your skills and ideas have developed over a period of time. It demonstrates your creativity, personality, abilities and commitment, and helps us to evaluate your potential.
University of the Arts London
简略的中文翻译:作品集是你的艺术作品合集,它展示了你的技能和想法在一段时间内的发展情况。它展示了你的创造力,个性,能力和投入,并帮助我们评估你的潜力。
我认为作品集的主要作用,就是以视觉艺术的形式,向陌生人展示你自己的性格和能力。不知道现在还有多少人交过笔友,当你在和笔友写信的时候,你是在通过你的字体,你的文笔,你画的小花,贴的图,向对方介绍你自己。而且是一个逐渐的过程,我们不能从一封信,一个作品中了解一个人,要慢慢的,逐渐交流(也就是所谓的“作品思路和过程”),才能了解对方。
所以在准备作品集的时候,展示个人思路和创造力是很重要的事情。不是说你咔咔咔放上几张精致的超写实作品就能展现出你这个人超厉害,当然可以展现出你的技法很棒,但只有技法人们看到的也只是一个干巴巴的作品。没有对作品的解释,人们是看不到作品之后真实的你。
如果你有自己喜欢很多年的艺术家,不如回想一下自己是如何喜欢上她的,很多时候确实是一个作品就会打动人,但是对于喜欢了这么多年的艺术家,你的脑海里并不是只有她的作品,还有她的文字,或许还有看过她的采访,了解过她的创作方式。
这就是作品集所表现的方式。
b. 文书
其次如果是网络申请(如果你本身不住在海外),还需要文书这种东西。文书可以是personal statement(个人陈述,向其他人介绍你的情况),motivation letter(你申请学校的原因是什么,动机不明也许不行),essay(有的学校会有命题作文),(研究生及以上还需要推荐信)balabala…这些文书基本的目的就是以文字的方式告知学校,为什么要选择你而不是选择其他人。
c. 成绩
最后就是学习能力证明,比如语言成绩or成绩证明。如果是工作后想要重读一个本科的小伙伴,你的任何研究生or本科成绩单都OK,不需要什么高中证明,只要有一个最近的学位证明就可以。而如果你已经读过3年以上的全英语授课学校,那么一般就不需要再考语言了。
不同学校要求很不一样,你只要登录心仪学校的网站,找到你要申请学位的requirements,都有非常清晰详尽的说明。如果读说明都无法独立完成,那说明你的语言成绩是不过关的捏,这样的话即使成功入学听课也会有影响!
这篇DIY指南的内容
这篇指南只是帮助不会画画,或者对自己画画没有自信的大家讲解作品集的准备思路。我不做任何文书指导,其实我觉得文书这种东西,只要你足够真实,并且平时有一定的写作习惯,那么自己就可以写出很棒的自我介绍。真诚始终是最宝贵的东西,至于表达只是锦上添花(当然这是我的个人想法)。另外语言这种东西,😑想要听懂课就得学呀,建议在准备作品集前就把语言考出来,如果你不是那种对multitask很拿手的人,不要最后就几个月时间了又搞语言又搞作品集(emmm说的是我…我就是那个手忙脚乱的人)
我在最初准备申请的时候就下决心不要写文书,利用面试拿直接录取资格。因为我是比较喜欢和人面对面线下交流的,也比较有自信在面对面交流时够打动面试官。当场录取的话,就可以跳过后面全部的申请流程了,学校过几天会直接发录取通知书,省时间又省小钱钱。
以及我的专长是插画/设计/纯艺类,其他专业申请比如电影/动画不在讨论范围内(因为动画专业申请一般要准备分镜和动画作品,我自己没有准备过所以无法给出任何建议)
我自己是从设计工作辞职后,重新申请的艺术本科,因为时间比较紧,用了2个月的时间准备,每天画10-14个小时,然后在portfolio day被提前录取,省去了文书和网申的繁琐步骤。如果你想要了我在艺术大学学了什么,可以看这篇日记 我的艺术本科生活
时间安排
a.申请时间
申请大学是一件费时费力的事情,请在电脑上或者是本子上制作下面的表格(根据个人具体情况增减)
学校名 | 作品集要求(包括数量) | 命题作文(如果有的话) | 命题作品(如果有的话) | 语言成绩要求 | Portfolio day日期 | 网申截止日期 |
需要去官网copy英文原文,不要用老师给的中文翻译版本,要研究英文原文的用词才能确切知道学校的要求 |
列出这些需求后,你可以根据学校对作品集的描述,挑出重复的部分。比如很多学校都要求展示速写本,那么你只要准备一个速写本应付所有学校就可以了。有一些作品是可以多校申请的,把这些作品调出来。这样可以让你在有限时间内合理分配日期。
你可能会纠结怎么挑学校,这个我没有办法给建议,这是你自己的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你可以问问自己想要过什么样的生活,毕业后如果你想要找工作,那么也许需要去调查学校的就业情况,如果你想要自己做独立艺术家,那么同样要看学校是否有这样的支持。你可以和校友交谈或者是关注正在上学的学生来了解学校的真实情况。排名我个人感觉只能作为一般参考,很多排名一般的学校,老师会非常注重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也许这是你所期待的呢?
接下来你要按照上面表格里的截止日期和作品要求,来规划自己的学习时间。
b.语言时间
首先,对于只考过大学6级的朋友,如果需要考语言,建议最少最少要留出4个月脱产or每天6-8小时的学习时间(仅针对英语,其他语言请自行换算时间),如果6级没有考过,那么这个时间你可能要稍微拉长一点点?建议是先把语言突击考出来,因为你后面准备作品,同样要用到语言,DIY的话就不可能指望有一个老师帮你查资料,而是要自己查资料。
虽然我们现在有各种工具可以辅助大家阅读英文,但是当你入学后,如果英语听力和口语不过关,上课会很困难,特别是艺术史类课程都集中在大一大二。尽管艺术本科语言成绩要求没有很高,但是在你准备语言的时候,请以托福102,雅思7.5的目标去准备(如果有其她学校接受的考试类型,请换算成对应的标准)。
但是你也不要太早考出来,比如提前三年考出来….emmm雅思成绩有效期就两年….太早考没有必要。提前一年考出来就是最理想的。给自己准备作品集留出6个月以上的时间,会是比较充裕的。但是我也见过很多,提前一年准备,临截止日期两个月一个完整作品都无的学生(时间规划管理大师)
另外语言学习推荐 Art21 这个网站,这个我之前有推荐过。特别是你要出国读艺术,这个网站是很多学校的教学用网站,而且里面的短片很多都是带有中文字幕的,每天你就用这里面3-4分钟的艺术短片做听力练习,既学习了不同的表达方式(作品集灵感),又熟悉了不同的口音(考试的英语都是比较标准的,但实际上学校里会有来自世界各地的人,她们的口音需要你去适应,毕竟大家要互相交流的嘛),正式开学后,你就会觉得听课比较轻松。
c.作品集时间
作品集时间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信息输入时间,一个是作品产出时间。
什么是信息输入,信息输入就是一个让你了解你自己的过程。你可能听说过国外很艺术学校不是很看重画技而是更看重想法,不是不看重画技,而是不看重国内那种高考素描式的画技。画技并不是说你要画得多写实,而是你能够以最合适的媒介表达观点。如果长期沉浸于单一教育方式,很多人可能是没有表达自我的欲望的。比如在一个人人都追求生儿子的村落里,大部分人不会有女儿也不错的想法
但…其实作品集也不是在看想法。而是在看一个想法的表达方式。因为类似的想法千千万,没有一个想法是无聊的,如何解释这个想法才是最重要的。艺术作品集重在对一个想法的解释方式,你对这个想法的反应是最重要的。
所以准备作品集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重塑自我的过程。你必须要重新去认识自己,挖掘自己,不在意他人的目光和社会压力,去和真实的自己对话,并把真实的自己赤裸地展现出来。同时你要跳出一些不良的传统环境,如果一个人脑内还抱着传统的思想(男权/人类中心主义),这是和很多学校的价值观相违背的,你的作品会展现你的人格,不会利于你的申请。当然我不觉得艺术领域是人类思想的前端balabala,但是我认为艺术领域相对于其他领域更包容,能容纳更多的不同的新鲜的想法,是一个充满活力创意和惊喜的领域。所以你注定无法一直蹲在自己的井里。
重塑自我的过程,这对很多人来说并不是一个愉快的过程,这个过程甚至是一个痛苦的,会让你浑身流血的过程,你可能要去触碰一些非常痛苦,带给你精神创伤的回忆,但是你会在这个过程里慢慢触碰到真正在意的东西,真正想要表达的东西,真正想要追求的东西,这就会构成你创作欲望的基石,并会一直推着你前进。so不要害怕!踏上寻找真实自我的旅程吧。
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进行信息输入呢?
首先从你想要开始申请艺术本科的时候(哪怕你觉得自己还要三四年才要做这件事情)就开始写日记。在艺术和设计领域,有一个概念叫visualize your ideas,这个是有神经学依据的,只有当你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才会让你大脑的神经“发功”,产生更多的想法。记日记的方法,我有专门写过一篇日志 开始写日记吧
学习如何表达是要有一个过程的,一个从来不会表达自己心情的人,你问她为什么喜欢大海,她说不出来,她可能会觉得去海边很快乐,但是为什么快乐,不知道。所以学习写日记实际上是在像小朋友一样,重拾自己表达能力的过程。通过对日常生活的描述,你会慢慢发现生活里那些没有意识到的思绪。
可能有人会觉得现在艺术学校申请故事必须越drama越好,什么少数群体+创伤童年模版。但也有很多人过得就是普普通通的人生,没有经历过任何的离奇事件,但这样的人生就没有值得书写的地方了么?世界上的你是独一无二的,地球上不存在一个可以完全复数你心情经历的人,你总会有自己独特的感受。所以开始写日记吧,开始恢复表达能力。
这里我依旧要引用美国作者Flannery O‘Connor的一句话“基本上,如果你能活到19岁,你会拥有足够的素材,持续你的余生”,即使是高中毕业立刻申请大学,你也年满18岁了,即使是你觉得在无聊的人生,也已经有了足够足够多的素材了,这些素材都在我们的大脑里,我们只需要逐渐把这些内容挖掘出来就可以了(但如果你有记日记的习惯,恭喜你,你的记忆之锚已经准备好了,开始翻看你的日记吧!)
除了记日记,你可以开始看一些和艺术相关的书籍,帮助自己的大脑输入一些资讯。我建议第一个月去广泛的阅读,你可以随便找个书单,或者是,你就只看那些自己特别想看的书。同时经常上网刷刷自己喜欢的作品,你总会有喜欢的艺术家和感兴趣的媒介吧,开始慢慢往自己的文件夹里收藏吧!
之后你可以阅读一些专业的艺术史相关的书籍,但是吧,目前市面上卖的艺术史书籍大多为男性主导的艺术史,随便看看就好,你可以需要阅读一些专门的女性艺术家的书籍。我个人就推荐一本 History of Illustration ,插画专业比较适合看这本😬
如果你的信息输入时间战线比较久,可以和准备语言同时进行,就是在你学英语(或其他语言)学累了的时候,就看点自己感兴趣的放松一哈,信息输入不一定是艺术,可以是任何文化相关的资讯,看电影,电视剧,音乐会,读小说,看展,听广播,看博客,都OK!
作品产出时间如何计算呢?
首先你需要了解,本科作品集需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水平。很多研究生水平的人去申请本科,我们叫这种学生为overqualified person…0基础的人看到这些人的作品会觉得内心发憷,这是正常的,咱就是说,看一些正常高中生的作品,会让你对自己学习的目标有一个更清晰的感受。
这里有一个参考网站大家可以简单看一下,里面都是高中生准备艺术大学申请的资源
A* IGCSE Art and Design: Still Life and Paper Cranes (studentartguide.com)
👆这个是高中生的写生作品。
另外一个更直观的,在youtube里用英文搜索 学校名+申请年份+portfolio+专业,你会看到本年最新的,学生主动上传的作品集展示,每年都有很多很多人上传自己的作品集,有些机构把作品集藏着掖着俺真的不理解,甚至有些学校官网也会展示往年作品集。其实关注学校ins你能大概预估一下这个学校的学生水平,这对自己准备作品集的下限和上限会有一个很好的参考。
0基础准备作品集,最少需要600个小时,意思是每天投入10小时,至少2个月。但实际上这就有点赶鸭子上架了,谁会突然决定申请艺术学校啊,是我啊。
我建议0基础准备1000-1500个小时会比较保险,因为你需要给自己留下一些学习绘画基础的时间。我们不需要画到多么真实,不需要技巧多么高超,但是至少你需要了解基本的画面表达方式以及一些媒介的使用。你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去分配这1000个小时,如果还在上班&上学,一天分给作品集3小时,也要准备一年。
比较常见的情况是,只有周末能够抽出2个整天学习绘画,那么一个周大概可以投入20-24小时,大约要40隔周,也就是10个月。
如果不是零基础,有一定的绘画基础,大概2-6个月就足够了。600个小时就差不多。请根据自己的情况,合理安排学习时间⑧~
如何提升绘画观察力
对于高中生来说没有太多的生活经历,但是有很多学校的经历,家庭的经历,以及深处校园里对外界的感受,这些都是非常细腻丰富的情感,你需要回忆这些思绪,如果你有记日记的习惯,恭喜你,日记是你的宝库,重新阅读这些日记,找到那些让你情绪波动的碎片(或者你有手机,浏览手机相册吧!)。而对于工作的成年人来说,儿时的学校的经历可能已经记不清了,但是会有更多的社会经历,以及面对政府国家的感受。
即使你觉得大量大量的同龄人里肯定有能够把这些感受表达出来的人,但是你自己的表达是独一无二的,也是无法被他人复制的。找到自己和这个世界的联系在准备作品集的时候是很重要的,你本身已经拥有了很多作品,而现在要做的就是挖掘和整理出来。
我之前有些过一篇自学绘画的小文章 【foundation 101】自学绘画第一步
说实话我不知道自学绘画是否对所有人都可行,但是我想喜欢画画的人总会拿起笔开始画的。如果你可以买到下面两本书,这两本书我觉得是很好的自学材料,世界上找不到比这两套书更好的自学绘画书籍了(个人观点)
Famous Artists Painting Course 二手书(但是这个真的感觉买不到了….绝版几十年惹)
the art of color and design (那就只剩这本了)
另外我觉得线上学素描基础有点强人所难,我个人觉得如果是0基础,最好先上线下课,因为观察现实需要在一个3D的环境里,而且对力的掌控,需要老师指导可能进步会更快。我个人最直观的体验就是,线下2个月的成果可以抵得上自学绘画4年。
我自己的水彩课也算是一种从科学角度讲的绘画基础,水彩101和水彩201,但学完这两门课也只是刚刚入门。还需要大量大量的练习才能掌握最基本的观察概括能力(但是创作方法已经都讲清楚了,准备作品集应该是没啥问题了)
以及我觉得我博客关于自学绘画的内容真的很多了,我甚至把大学的所有技能课都写成日志了,差不多也就够用了…(大概?
作品集速写本应该画什么
速写本形式其实很简单,请google或youtube搜索 A level Sketch book(所谓的A-Level,你可以理解为英国艺术高考,这就是为啥很多专做加拿大学校的机构不知道这种速写本的模式…在这个考试里获得A的学生,申请艺术大学会相对轻松),所以按照这个标准去准备速写本,申请非顶尖艺术学校是几乎没有难度的。不同专业的速写本风格是不同的,可以参考下面的这个网站
设计专业速写本 Graphic Design Sketchbook Ideas – 20 Inspirational Examples
绘画专业速写本 Art Sketchbook Ideas: Creative Examples to Inspire Students
雕塑3D相关速写本 Sculpture and 3D Design Sketchbooks – 20 Creative examples
如果你参加线下的作品集面试,速写本要至少两本,我当年是带了三本速写,每天画满5也速写本,不过我那个时候是除了吃喝拉撒全部时间都用在画画上了,手在睡觉前是没有休息的。当时面试的学生根本没有人带这么多速写本,所以给面试官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大概)。
是我觉得这个网站已经很全面了,有兴趣的可以在这个student art guide网站里面仔细逛一下,把申请相关的几篇内容都仔细研读,特别是这篇 How to make an awesome art portfolio for college or university (studentartguide.com),就万事大吉了(因为我当年申请学校的时候看的就是这个网站,现在看依旧没有过时),所有申请事项这里面全都说明白了,很多机构都说不清楚的事情这里也说清楚了。(顺便一些垃圾机构翻译这个网站的文章也不写出处…好没品)
作品集应该画什么
还记的我之前在表格里的注明么?你要去找英文原文才能从词汇中找到作品集的确切要求。比如有些学校作品集要求里会特别强调,create original work from direct observation。意思就是你不可以窃取其他人的画风,也不能画fanart(二次元同人作品在作品集里是严格禁止的,因为这不是你的原创人物和故事,不能反映出你的真实创作能力,基本同人作品就是作品集的死亡旗帜…),而是以真实的世界为参考,但又不能抄袭照片。是不是直接看英文这些要求就会很清晰?
举例几个常见英文词组含义
accomplied drawing :强调作品的完成度。作品集的大忌,包括找工作时的大忌,就是放一些没有画完的图。如果你自己觉得写实风格很困难,那么就寻找简单容易表达的风格,起码把观点解释清楚,而不是只交一个半成品。
direct observation:有些人会把直接观察的绘画理解为精致的速写,也有些人会把这个理解为不精致的粗糙的速写。都不正确,学生的观察力是艺术学校挑选作品的主要指标之一。精致的速写当然能体现一个人的实力。太过粗糙的速写?不行,速写不能只有粗糙,如果速写画得简略,必须能体现其他特质,比如对动态的抓取力。这是一个人最基本的绘画能力的体现,不仅在正式作品里,同时还会贯穿你的整个速写本,有些学生会让老师代做一些正式作品,但是胡乱塞的速写本会暴露它的真实实力。而审阅作品集的老师都是教了十几年书,看了无数作品的人,她们一眼就能看出一个人的作品是否具有连贯性。
a range of mediums and techniques:需要多媒介多技巧的展示。多媒介的展示并不是说你要在申请里面包含绘画,摄影,设计,三维作品,网页设计,动画,雕塑等全部形式,而是要展现出你尝试新东西的意图,但专注于你感兴趣并且擅长的领域。其实这个用大白话说就是,素描本上尽量多用不同的媒介画画,正式作品3-5种形式,但尽量不要出现你做不好,让人一打眼看你自己就不擅长的东西(因为作品集必须要体现的是你目前能力的最高峰….如果一个很明显不熟悉且做得效果不好的东西混在里面就很不和谐)
下面我们来看一个例子吧!一切你的准备标准,都在学校的申请说明里。我这里随便找了一所加拿大的学校,Emily Carr的本科申请要求,我们拉到 Portfolio Requirements这部分,来一起解读一下
它的要求很简短,10-20 Examples of your creative practice,但是往下拉,后面有一大段文字说明。
Consider the following recommendations when developing your portfolio 在准备作品集的时候请考虑以下建议
✦ All works must be original and made by you and should have been completed within the last two years. 所有的作品都必须是原创的,由你自己完成,并且应该是在过去两年之内完成的。
✦ Please include at least one example of work made from observation. This could be any medium such as drawing, where, for example, you depict a setting, a person, an animal that you study and express; a sound piece, where you might document an interesting place or event with a recording that captures both expansive qualities of surroundings as well as close-up details; or a short movie that both visually and aurally documents a place, an event or situation, an interview, and so on. 至少提供一个观察绘画的例子
✦ Observation, and the act of translating one’s observation into a material form indicates how you interpret the world around you, and what you do to express what you see, hear, smell, and touch. Your own, unique expressions are certain to come across. 这一段内容非常非常重要,它解释了观察的含义,这个也是学生在入学后大一进一步学习的东西。很多人把作品集单纯理解为“展示自己的各种爱好“,之前有个学生问我,要是我的爱好就是画画,那我咋展示。画画本身就是一种个人的展示,你画出来的东西,它向别人传达了你是如何解释世界的,你如何表达你所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和触摸到的东西(这也是作品集里很重要的一个部分,要展示你的全部感官,通过各种媒介)。所以国内那种传统的应试素描,有时候是不适合国内大学申请的,老师说怎么画你就怎么画,画画不是这样学习的。
✦ You should portray observations with immediate approaches and simple tools, like with a pen or pencil on paper or similar digital means, with a tablet and stylus. Avoid using slick tools and pre-packaged digital filters and effects that many apps like Photoshop, Procreate, iMovie and Premiere provide. 直接观察的画法不能借助特效工具,也不能去参考别人的风格,你不能比着一个艺术家的速写去画一个一样的。这不是你的对现实物体的直接观察,而是你在copy别人的东西。
We want to see your voice and your impressions of the world. Your new, original ideas should be foregrounded. We want to see that you can work at developing your own approach to storytelling, not styles that are copied from popular culture. For example, please avoid sending us work that reflects already established manga or anime characters.
最后一段表达学校对”优秀作品集”的最终定义,我们想了解你的声音和你对世界的印象。你的新的、原创的想法应该被放在突出的位置。我们希望看到你可以致力于研究和发展属于自己的叙事方法,而不是复制流行文化的风格。(绝对死亡标志:不允许发送同人作品!)
是不是看英文原文,学校的要求非常非常清晰 → 你要能够自己从头到尾构思和原创作品,以你的视角和你的方式。强调作为你的独立和独特性。
另外如果你搜索 portfolio tips + 你的理想学校,你可以看到很多学生和本校老师的建议,仔细聆听这些建议,里面会有非常关键的作品集组成要素。甚至有的艺术大学,会开设作品集准备预科班,手把手教学生去准备作品,报名时间一般是在网申截止前1-2月,如果你就在海外生活,不如去参加一下这类workshop
如果时间充足,请花1-2个月,甚至半年的时间去决定自己的作品集的主题。但无论你选择什么样的作品主题,最重要的是,这个主题至少让你能够保持半年的激情。并且你也应该为自己的主题感到激动,振奋。我觉得人生中会有两个阶段是最快乐的,一个是作品集准备时期,一个是毕业作品准备时期,这两个时期你都可以完全无限制去探索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去创造,去玩。一定要have fun~
若创作让你恐惧
我上学的时候,大一的时候老师推荐了一本书(也不能算是推荐这个算是必读),Art and Fear,这本书早有中文版本<艺术与恐惧>。我在课程里也无数次推荐过这本书。创作总是会伴随着担忧,苦恼,但它又是如此让人着迷。
你觉得自己在创作时孤立无援,灵感枯竭,作品做到一半就失去动力。又或者半夜惊醒,汗流浃背,觉得自己不是天才,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恐自己的努力徒劳,一无所获,浪费时间。这些都是正常的感受,都是创作中的必经之路,有无数人都在和你一起前行。
而这本书会带给你创作的力量,它不是一本写给天才的书,而是写给每一个普通人的镇静剂。我们如何无畏创作,如何正视自我?
作品集的小心机
如何展现出连续的自己是作品集的一个小关键。自画像一直都是作为连续的一个常用符号。但是你也可以在作品集中设立其他连续性的符号。
趋于整体但又展示不同,这个是作品集的关键
常见的不太理想的作品集准备方式就是里面塞入了太多的,2年前的静物画或者风景画粗糙作品,然后其他作品都是这半年做的。这样做的理由通常是 → 用于作品充数😸(经典懒人做法),让自己的作品单纯看起来多一些。这个是没有必要的,除非这个风景or静物画能够很好得展现出你的绘画功力,否则还是不要放了因为没有啥意义还会破坏你最近作品的连贯性。
我很难在这里举例子,因为每个人的生活经历性格都不同,所以不存在一个万能的模版。比如我比较喜欢猫,我会在不同主题的作品集里融入和猫相关的要素。又或者有人喜欢冷色系,它的作品贯穿多样的冷色。但这只是画面效果的一些固定符号,连贯性还可以表现在创作思路上,画面构图上等等。
连贯性还可以体现在作品选题上,比如一个人有很不愉快的家庭生活,她把这种家庭环境带来的痛苦,在痛苦中坚持,以及靠自己获得救赎的经历做成了作品,每个阶段都设计成了一个单独的情绪主题。
或者有些人就是觉得生活无聊没什么事情可以挖掘,那么就把这种无聊用各种方式表现到极致,这也会是很优秀的作品集。
你不喜欢的,不敢的材质,不用介意成果,去大量的尝试,失败了也没有关系,把一些你觉得很破烂的东西放在作品集里也没有关系,因为这个过程(加上你对这个实验过程的文字描述)展示了你不畏惧新材料的勇气。
作品集不需要关注宏大的主题,可以始终围绕着自己,我对这个主题感兴趣是因为我balabala
如果对写实不感兴趣,那么可以走偏向设计的插画风格,但是作品里可以夹杂那么一张精致渲染的写实作品,暗搓搓展示了你“应有”的实力,点睛之笔。
作品集的最前面和最后面应该是你最优秀的作品,这个和找工作准备作品集是一样,凤头龙尾,闪亮退场。
youtube和google上可以搜到大量大量大量其他人准备作品集的思路,很多机构也会分享成功学员的申请设计过程,你如果迷茫,看本专业至少100个案例也总能概括出来一套适合自己的方法了。搜索引擎永远是你的好朋友~
如果我非要找机构呢
首先可以理解很多人对申请的不自信。特别是在国内信息不对等的情况下,找机构有的时候可能会让你比别人多一些机会。但如果有人觉得找机构的人更容易拿到更好的offer,我个人其实不是很赞同这个想法。如果我们排除掉那些专门给人做假作品的机构,排除掉墙的信息阻隔,剩下认真负责的机构和DIY的个人,申请概率我觉得是差不多的,因为机构老师不能代替学生思考,最终还是由你自己决定方向和作品质量。
而作品集的准备方式,学校情况,这些网上都能找到。会搜索就可以了,就算接受信息慢一点,翻遍google前100页内容,也足够找到非常有价值的信息了。
国内找机构首先要看机构能不能用外网,因为很多最新的作品资料都是需要翻墙才可以获得的,老师如果能够获取一手资料,起码你获得的信息会更及时。
其次要看辅导你的老师是否是海外艺术大学毕业,是否能联系到目标大学校友或老师。国内和国外对艺术培养的思路是不一样的,如果你需要申请海外艺术大学,那么至少需要老师了解海外艺术院校的教学思路以及学校对学生能力的需求。
最后看机构的老师水平。好的老师始终是从你身上挖掘故事,并会带动你自己积极思考,而不是帮你想创意。你在准备作品集的时候会学会创作的方法,作品主要的思路和制作工作90%以上应该都是你自己独立完成的,self-directed projects (由自己主导的项目)是每个学校都很看重的。老师对作品的影响不应超过10%。(如果一个作品,你一作,你老师二作,很多学校会刻意拒掉这样的作品…heavily coached的作品是很容易被看出来的,因为你的成果和你展示出来的process以及你本身阅历是不符的…除非你的全部作品都不是自己做的…)
但很可惜不去亲自体验是很难判断一个老师是不是合适自己,而大部分机构采取一次性收费的方式,而不是按课时付费。┓( ´∀` )┏所以只能从一些公开课和往期学员来获取一些信息。
即使有老师辅导,一个老师可能有很多个学生,她对每个学生的精力都是有限的,也不是找到一个靠谱的老师就可以高枕无忧,整个作品集的准备还是你自己在发力,老师只是帮你锦上添花,顺便控制一下时间规划。如果你准备作品集强烈依赖老师的指导,进入大学后会觉得非常痛苦,因为大学里每一个项目都是需要靠你自己,每节课都要进行小组讨论,甚至现场critique,你不能再去直接抄老师抄同学的点子了。
可不可以自己辅导自己?
当然可以,我自己辅导学生的流程给你做个参考。一般来说我辅导学生会有一个10小时的前置辅导,其实我不知道其他机构和其他老师是怎么做的,但这是我自己研究出来的一套非常有效的作品集准备方法。
1.心理咨询
每当遇到一个新学生,我会先和她做一个两小时的谈心活动(主要是对方讲,如果对方没什么东西讲,我就会不断抛出问题)。要了解她的家庭,她出生在哪里,她的全部成长经历,她生活中高兴的事情,不高兴的事情,她解决不了的事情,困惑的事情。1是为了作品集,要挖掘她本身的故事,2是让她从叙述的角度看看自己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3是我通过聊天判断她的精神状态,然后来决定采取怎样的教课方式。如果一个学生自主性很强,我就不需要去刻意push对方,但如果对方需要推着往前走,那我会更加督促对方去学习….
自己准备的时候,这个谈心的过程可以是自己和自己对话,和信任朋友的对话,也可以去看心理咨询师。并不是说一定要心理有病才去看心理咨询师。当你想要和别人谈心,但是觉得周围没有一个可以放松的环境,或者是可以信任的人时,心理咨询师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你不认识对方,对方也不认识你,当然根据心理医生的职业操守,她也不会把你们之间的对话告诉你的家长(但是国内不知道会怎样…)
你需要了解自己内心到底想要什么。以前俺说过通往好画的道路千千万,通完坏画的道路只有一条,那就是你不清楚自己的画面想要表达什么。作品集也一样,优秀的作品集各有各的特色,失败的作品集大多败在了混乱和没有方向。
2.学校要求英文解读
把学校的说明copy到文档里,一句一句话做阅读理解。例子如下 ↓(啊当然下面这个不是大学的例子,我就随便在网上找了一个中学艺术“特长班”的入学说明)

其实英语写的requiements是非常直观直白的,不存在什么隐藏的暗喻和暗号啥的。你只要做到学校要求,作品集就万事大吉。
再比如学校说了不要fan art,然后你还要加上几张fan art,这个就完全属于审题问题。另外学校在一段话里强调了三四次multiple medias,你还是只提交素描作品,那还是属于没有读懂英文的问题…因为这些申请失败就有点太可惜了。
不要看任何指导老师给你的中文翻译说明(包括我=-=),关于作品集准备要求,一定要亲自上学校网站,自己阅读。
3. accepted portfolio是什么样的
我一般会给学生详细讲解3个目标学校(以第一志愿和第二志愿为例)在这两年内成功通过的作品集准备方式。
第一个例子是有天赋的学生,她的作品集代表了学校中等以上的水平;第二个例子是家庭背景非常有故事性的学生,她的作品代表了独特的展示自我方式;第三个例子是生活平淡且绘画水平也很一般的学生,她的作品代表了普通人也能有独特的叙事角度,只要故事的展示方法经过巧思和设计。
之后我会大概给学生略看5-10个成功的作品集,以及本校学生入学后的作业水平。同时我也会详细讲解一个完全失败的案例,这个案例和成功案例做对比,学生就能了解作品集的准备标准了。(失败作品集可以在youtube搜索观看,同样一小撮成功的作品集也可以通过youtube搜索观看)
但是个人在网络搜索作品集的时候要注意,你需要把网上搜索的 accepted porfolio 当做最低申请水平,你必须要要比网络上展示出的作品集做得还要好,以这个目标去准备才行。因为有大量的作品集非常优秀的学生,根本不会在网上展示(还包括一些由机构做的作品集,也被隐藏)
最直观的方式还是直接去参观学校,很多学校会提供公共参观日,你可以在这个时候去看学校里的学生作品。了解学校学生的真实创作水平….以此作为自己准备的另外一个标准。
4.检索的方法
我会花大概一个小时教学生如何用英文关键词检索信息。这部分内容其实很简单,首先是要善于利用本地图书馆,然后需要了解想要检索信息的专业名称,之后利用google和pinterest逐渐缩小搜索范围,直到找到自己想要的参考素材。
我感觉只要是不用baidu搜索,普通人检索应该都没啥问题。我之前也写过一篇如何查询自己想要的资料人,可以参考。最关键的是,如果国内查资料,要翻墙,必须要能使用google才可以,因为中文真的查不出来什么东西(中文里唯一检索有效的可能就是小红书了orz,所以小红书也可以用起来)
5.创意的方法
这部分我会花大概3-4小时左右来讲解,让学生了解我们如何从一句话(哪怕只有5个字)拓展出100个不同的想法。这部分内容在我的网络课程水彩201第五节课里也有讲(可以配合符号学这篇文章阅读),然后课下作业是看netflix的abstract插画那一集,以及看ways of seeing的第一集,并以自己为研究对象做思维拓展图,想出和自身相关的100个idea,并把其中10个idea画出详细的草稿。
经过这10小时的前置辅导后,大部分人都会了解作品集是什么,自己需要达到的水平是什么,学校要求是什么,以及如何自己从0去构思一个创意,甚至已经有了10个可以做成作品的点子。前置课后,我会对学生进行一个design的测试,测试题是选择 color and design 这本书的51道测试题,根据目前学生的设计素养,来安排后续的课程。
现场面试小tip
很多学校都会有一个叫national portfolio day的活动。这个活动加拿大学校会在11月左右举办,有线上也有线下。我的建议就是必须参加这个活动,这个活动是学校老师当面审核你的作品集,如果没有通过,她会直接给你申请的建议,照着建议修改你的录取率会大幅提升。如果作品集非常优秀,就会被提前录取。review是非常重要的,不仅可以帮助你了解自己的作品状态,同时可以让你了解学校。
但是面试也会有个问题,就是面试老师也会有审美疲劳,所以排队的时候也会有一些技巧orz。当然portfolio day你可以看到其他申请者的水平,如果大部分人作品没有你出色,起码也会安心一些对不对。如果你看到大家作品都很棒,那就要敲响警钟了,说明自己的作品必须要更出色才会增大被录取的几率。
针对每个来面试的学生,面试官手里是有一份打分表的。然后提前录取是按照总分最高的人来。面试官通常是学校里正式职位的老师来担任,不一定每年都是同一拨人,有的学校没有专门的“面试官”,还有的学校会更搞怪一些,随机抓取学校的工作人员(包括前台)来面试学生。
具体打分表的内容每个学校都不一样,咱也不知道有哪些选项。但是据我在面试现场余光观测,大概有成绩(应该是高中成绩?因为这个东西是要学生填写的),作品,还有表述?
正式作品上面是要标注作品集完成日期的。其实这里有一个很那啥的,就是如果你的绘画日期都集中在最后一个月,面试作品集的老师就会问你为啥这些作品日期这么靠近(你当然不能说拖延症突击作品orz)?我当时是实话实说的,因为我有很合理的理由,主打一个用真诚打动考官(也确实打动了哈哈哈)
每个人分配的时间其实是很短的,大概10-20分钟左右。也许你会听说过一个概念,叫elevator pitch,意思就是你和游说对象同时进入电梯,你需要在对方到达自己楼层前,在短时间内说服对方。这个就是用在面试上(这就是为啥要提前考出语言,口语在这里会派上很大的用场)你需要在面试官翻阅你的作品的时候,根据对方的翻阅速度,对作品进行介绍。
先把速写本搬出来放一边,告诉面试官,这是我最近的or一部分的速写本(她不一定立刻翻阅,但是你先铺好)。然后开始把正式作品放在面试官面前,一张一张翻给对方看,每个作品介绍不能超过1分钟,3句话以内,不要超过三句!我感觉30秒左右是比较合适的。对方没有问题就翻下一张,别停留。有问题的话对方自然就会问。
其次在回答问题的时候,重点要讲解自己的创作思路和阐释自己的绘画习惯。尽量向对方抛出想法,而不要把重点放在“Since I was a child I liked painting and drawing”这上面。因为….真正热爱绘画的人,小时候真的会想尽办法画画,哪怕只有一只铅笔也会画。而如果你0基础只是这半年恶补绘画,作品是绝对体现不出小时候热爱画画这个事实的。这个时候这样说“自己从小爱画画”反而是一种“欺诈”,显得你讲述出来的东西没有真实性,从而会影响你对作品描述的真实性。
不是说从0开始画画就没有什么可说的,你在日常生活中的决定,以及一些细节都能够反应你对艺术的态度,只是你需要好好去自己梳理一下。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很多发光点,而你要做的是把这些东西找出来,然后串在一起,以一种合适的方式展现给其他人。
最后就是不要评论任何艺术家,如果面试官和你聊起艺术相关的话题,不要去评判任何艺术家。另外2023年了,你几乎不会碰到,但有极小概率,你可能会遇到一个带有一丝歧视意味的面试官,不要和对方争论,结束后可以向校方反馈以及从社交媒体上曝光。但这个学校不值得你费心,从备选列表里删掉就好,外表再光鲜亮丽,也不要再考虑它了。
当年面试我的老师,是我大二一门drawing课的老师。我这种专门辞职来重念本科的情况其实比较少,而且我作品创作日期都很接近,三大本速写+作品都是两个月内完成的,从侧面体现了我的决心和行动力,所以我自己的故事给这个老师留下了比较深的印象,而且我只申请了这一所学校(要委婉地明示出来,暗示对方这个学校对我很重要),经过一番理由叙述,对方跟我说会帮我把分打得高一些,让我能够提前录取。
当然我的个例能说明的就是,你的热情是可以在作品上展现出来的,真诚讲好自己的故事就好。
…以后…
艺术大学并不是唯一的出路,艺术的标准不是由一群人或者是几群人定义的。很多人并没有上过艺术大学但也把艺术变成了自己的职业。
而且没有收到offer不一定是你的问题,全世界学校就那么多,大部分艺术学校又不限制年龄,也可能今年就碰巧了,都是一些已经在这个行业里工作很多年的人重读本科,那么整体的竞争就会很激烈,刚高中毕业的普通人要去哪里和这些人竞争呢?这咱也控制不了~只能说要用心准备,尽自己最大努力了解本届申请人的水平,然后不愧对自己就好了。
我之前写过一篇日记 我的第一个绘画10年 ,这篇日记回顾了我绘画的10年。我现在看最初的速写本和最初的申请作品,并没有觉得自己的作品有多出色,也并没有觉得自己的作品比得上任何一家有名的作品集机构的范例or任何艺术家,甚至我到现在也没有变成一个有名气的艺术家。
但有一件事情是没有改变的,就是我对于创作/绘画这件事的热情,我对创作过程的享受,以及在任何阶段对自己作品的喜爱是不变的。无论是以前的作品还是现在的作品,我都能从其中感受到自己的这种态度,我想这才是人生中最重要的。
保持创作的内驱力,坚定走自己想要的道路,会成功的,无论是从何种层面
最后,我想引用艺术与恐惧这本书的结尾,作为我这篇日记的结束语:
“你必须进行选择,更准确地说,是从错综复杂的多种可能性中进行选择:是竭尽全力地去创作而冒着可能不快乐的风险,还是消极地等待一定使你不快乐的结果。事实上,你最终是要在确定和不确定之间进行选择。说来奇怪,不确定才是让人心安的选择。”
这篇日记完全是个人观点,是我自己申请的时候的一些方法论概述。作品集的本质是你的名片,你要展示出你全部的激情,好奇心,独特的观察视角,展示出一个真正的对艺术好奇,有探索精神的你。
我在加拿大是有兼职作品集辅导,但是我从来没有在社交平台上做过广告,也从来没有推荐过我工作的机构or给它做过任何宣传。因为我觉得一个有行动力,时间充足且能翻墙又想省钱的人类,是没太有必要找机构做作品集的,希望这篇日记能够给想要DIY的人一些启发。祝大家申请顺利。有任何申请问题可以留言(在你google搜索前20页都找不到答案后),但我不一定能充分or及时解答
至于如果有人看了这篇日记真的想要找我在的机构辅导(有线上和加拿大线下两种选项)….你可以在毛象私信我咨询一下(但不要关注我),我会给你简单说明一下情况(但本博客不会回答任何辅导机构的相关问题,以及请注意,我已不再使用国内任何平台的社交账号,所以不会回复豆油)
真的很喜欢看你写的长文,无论什么,阅读很愉快
写得真好…!非常有帮助,梳理了许多迷茫…感谢您!
555正在最艰难的阶段,因为零基础正在申请的过程中产生了一些痛苦的情绪,看到emmy这篇文章真的又像呼吸了一口新鲜而舒畅的空气,有喘过气来的感觉了,谢谢!
抱抱!还有两个多月我觉得时间还是蛮充裕的。如果不方便参加线下的,现在大部分学校都提供线上national portfolio day(加拿大院校一般是在11月初到中旬,现在就可以报名了),相当于多给自己一个机会还能得到学校老师的建议。即使这个national portfolio day没有得到提前录取,你也会收到作品改进的建议,以此为目标进行修改后,再用于网申,就会提高网申的成功率。
谢谢Emmy,我会看看相关机会的!